医海无涯

感染性休克诊疗要点与病例分析(2025指南)

admin 43 0

感染性休克诊疗要点与病例分析(2025指南)

感染性休克诊疗要点与病例分析(2025指南)

基于最新中外指南及急诊临床实践的系统阐述

Sepsis-3 2025更新                1/3/6小时Bundle                真实抢救病例

感染性休克诊疗要点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主要病原体分布

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50%
革兰阳性菌(金葡菌、肺炎链球菌)
真菌

核心发病机制

微生物毒素触发

内毒素→激活免疫细胞→释放TNF-α、IL-1等炎症因子

微循环障碍

内皮损伤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线粒体功能障碍

细胞氧利用率下降,乳酸堆积

临床表现与诊断

诊断标准(Sepsis-3 2025更新)

1
疑似感染
2
SOFA评分≥2分
3
持续低血压(MAP<65mmhg)需液体复苏后仍依赖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去甲肾上腺素>0.1μg/kg/min)

关键症状表现

系统表现
循环皮肤花斑、肢端湿冷、毛细血管再充盈>3秒
呼吸呼吸急促(>22次/分)、低氧血症(SpO₂<90%)<>
肾脏少尿(<0.5ml>
神经系统意识模糊(GCS≤12分)或烦躁

集束化治疗(1/3/6小时Bundle)

1

1小时目标

  •                                血乳酸测定 + 血培养(2套)

  •                                广谱抗生素静脉输注(首剂在识别后1h内)

  •                                晶体液快速输注30ml/kg(如无心衰)

3

3小时目标

  •                                中心静脉置管(监测CVP、ScvO₂)

  •                                纠正低血压(MAP≥65mmHg)

6

6小时目标

  •                                血管活性药物调整(去甲肾上腺素为首选)

  •                                重复乳酸测定(较基线下降≥10%)

抗感染治疗

经验性方案

社区获得性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4.5g IV q6h + 阿奇霉素 500mg IV q24h
院内感染
美罗培南 2g IV q8h(延长输注3h) ± 万古霉素 15-20mg/kg IV q8-12h

目标治疗与疗程

根据药敏降阶梯(如ESBL+菌换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2.5g IV q8h)

疗程
一般7-10天,合并多器官衰竭者延长至14天

器官功能支持

循环支持

去甲肾上腺素(0.05-0.3μg/kg/min) + 血管加压素(0.03U/min)

呼吸支持

PaO₂/FiO₂<150时启动保护性通气(潮气量6ml>

肾脏支持

连续肾替代治疗(CRRT)指征:K⁺>6mmol/L或pH<7.15<>

鉴别诊断

疾病鉴别要点关键检查
心源性休克颈静脉怒张、BNP>500pg/ml心脏超声(EF<40%)<>
低血容量休克出血/脱水史、Hb进行性下降CVP<5mmhg、补液后血压回升<>
过敏性休克接触过敏原、荨麻疹、气道水肿血清类胰蛋白酶升高
肾上腺危象长期激素使用史、皮肤色素沉着随机皮质醇<15μg>

感染性休克抢救病例(58岁男性)

基本信息

主诉

高热伴腹痛12小时,意识模糊2小时

既往史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胆石症

过敏史

现病史与查体

现病史

12小时前进食油腻食物后突发上腹痛,体温39.8℃,自行服用"布洛芬"无缓解;2小时前出现谵妄、尿量减少(约20ml/h)

查体

T 38.9℃(腋下) P 142次/分 R 28次/分 BP 78/40mmHg(袖带)

皮肤湿冷,巩膜黄染,Murphy征(+),肠鸣音消失,GCS 10分(E3V2M5)

辅助检查

项目结果提示意义
血常规WBC 24.7×10⁹/L(N 92%),Plt 45×10⁹/L严重感染
血气分析pH 7.18,Lac 6.8mmol/L,BE -12代谢性酸中毒
肝功TBil 98μmol/L,DBil 80μmol/L梗阻性黄疸
腹部CT胆总管结石(1.2cm),胆囊周围积液急性胆管炎
血培养大肠埃希菌(ESBL+)(后回报)耐药菌感染

诊治经过

0-1小时(急诊抢救室)

  •                                    液体复苏:30分钟内输入乳酸林格液1500ml(30ml/kg) → BP升至88/50mmHg

  •                                    抗生素:美罗培南 2g(延长输注3h) + 替加环素 100mg负荷量

  •                                    血管活性药:去甲肾上腺素起始0.1μg/kg/min(中心静脉泵入)

1-3小时

  •                                    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引出脓性胆汁30ml)

  •                                    留置血滤导管,启动CRRT(血流速150ml/min,置换液流速2000ml/h)

3-6小时

  •                                    复查乳酸降至4.2mmol/L,MAP维持70-75mmHg

  •                                    胰岛素泵控制血糖(目标8-10mmol/L)

24小时转归

  •                                    意识转清(GCS 15分),尿量恢复至50ml/h

  •                                    术后诊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合并感染性休克

经验总结与复盘

早期干预关键点

1

首剂抗生素延迟(入室后50min才给药)

改进:建立"休克包"(含预混抗生素)

2

初始未监测ScvO₂(仅65%)

调整:6h内输注浓缩红细胞2U使Hct>30%

抗感染方案优化

初始覆盖

美罗培南+替加环素(覆盖腹腔耐药G-菌及厌氧菌)

符合IDSA 2025指南推荐

降阶梯策略

血培养回报后停替加环素,单用美罗培南

减少选择性压力

中西医结合辅助治疗

休克纠正后加用生脉注射液 60ml + 0.9%NS 250ml IV qd(改善微循环)

质控指标达成

1h集束化治疗完成率100%(国家医疗质量目标NIT-2025-Ⅳ)

临床警示

对胆源性休克,单纯药物复苏无法替代感染灶控制(本例穿刺引流是逆转关键)。建议建立"感染源控制时间窗"(确诊后6h内)。




标签: 感染性休克 休克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