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海无涯

新型布尼亚病毒诊疗指南

admin 34 0

新型布尼亚病毒诊疗指南 | 急诊科专业版

新型布尼亚病毒诊疗指南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急诊科专业版

                   最后更新: 2025版指南

核心要点摘要

  • 1                            发病5天内启动法维拉韦抗病毒治疗(1600mg→600mg q12h)

  • 2                            血小板

    <20×10⁹>
  • 3                            重症患者考虑IVIG(0.4g/kg/d×3-5天)和糖皮质激素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1                    临床诊断标准

(1)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2周内有蜱虫叮咬史、疫区(丘陵/山区)活动史或患者血液/体液接触史。

(2) 临床表现

  • 急性发热(体温≥38℃),伴乏力、头痛、肌肉酸痛

  •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

  • 出血倾向(皮肤瘀点、黏膜出血、黑便)

  • 血小板减少(

    <100×10⁹>

(3) 实验室确诊

  • 病毒核酸检测(RT-PCR阳性)

  •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IgG抗体滴度4倍升高)

2                    鉴别诊断

(1) 败血症

血培养阳性,无血小板进行性下降

(2) 其他蜱传疾病

莱姆病、森林脑炎

(3) 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TTP

二、治疗原则

1                    早期抗病毒治疗

(1) 法维拉韦(Favipiravir)

适应症

发病≤5天的轻至中度患者

注意事项

监测肝功能(ALT/AST升高需减量),孕妇禁用

用法用量
治疗阶段剂量频次
第1天1600mg每12小时1次
第2天至第5天600mg每12小时1次

(2) 利巴韦林(备选)

适应症

法维拉韦禁忌或不可及者

用法用量

10-15mg/kg/d静脉滴注,分2次,疗程7-10天

2                    支持治疗

(1) 补液与电解质管理

目标

维持血容量,纠正低钠血症(血钠<135mmol>

方案
  • 晶体液(乳酸林格液/生理盐水)按30-50mL/kg/d输注

  • 低钠血症:3%高渗盐水100-150mL缓慢静滴(监测血钠上升速度≤0.5mmol/h)

(2) 血小板输注

指征

血小板<20×10⁹>

剂量

1-2U/次,目标血小板>50×10⁹/L

三、并发症处理

继发细菌感染

经验性抗生素选择

  • 头孢曲松(2g q12h IV)联合多西环素(100mg q12h PO)

  • 重症患者:美罗培南(1g q8h IV)

出血倾向

  • 氨甲环酸:1g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

  • 维生素K1:10mg肌注,每日1次(凝血功能异常者)

免疫调节治疗

  • 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0.4g/kg/d×3-5天(重症或免疫抑制患者)

  • 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1-2mg/kg/d(限于休克或脑水肿)

四、重症管理(ICU指征)

休克与多器官衰竭

(1) 血管活性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起始0.1μg/kg/min,滴定至MAP≥65mmHg

(2) 血液净化

CRRT适用于急性肾损伤或严重电解质紊乱

DIC管理

(1) 新鲜冰冻血浆

15-20mL/kg,维持PT<18秒<>

(2) 纤维蛋白原

2-4g IV(纤维蛋白原<1.5g>

五、防控与暴露后处理

1                        个人防护

(1)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

穿戴N95口罩、护目镜、双层手套及防护服

(2) 环境消毒

0.5%次氯酸钠或75%乙醇擦拭污染物

2                        蜱虫叮咬处理

(1) 移除蜱虫

尖头镊垂直皮肤夹取,避免挤压

(2) 预防性用药

多西环素200mg单次口服(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

六、复盘要点(急诊科流程优化)

早期识别

对疫区发热患者立即筛查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

抗病毒窗口期

法维拉韦需在发病5天内启动

多学科协作

重症患者24小时内转入ICU并启动血液净化团队

参考文献

具体剂量及方案参照2025版《流感诊疗方案》、WHO临时指南及中国疾控防治指南



标签: 新型布尼亚病毒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