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感染性发热患者急诊用药方案
基于2024-2025年最新指南及药物代谢特性的规范化用药指导
临床背景
针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每周一、三、五透析)合并感染性发热患者的急诊用药方案,特别关注药物代谢特性与透析清除率的关系。
抗生素治疗方案
美罗培南
抗G⁻杆菌为主,覆盖铜绿假单胞菌
剂量与频率(体重50kg)
1 首剂负荷量:1000 mg(20 mg/kg),静脉输注≥30分钟(重症感染建议延长至3小时输注)
2 维持剂量:无尿/少尿患者(残余尿量
<100ml>3 透析日调整:透析后追加全剂量(500 mg)(高通量透析清除率30-50%)
溶媒选择与配置
溶媒:5%葡萄糖注射液(避免生理盐水加重容量负荷及高钠风险)
配置浓度:20-50 mg/mL(如500 mg溶入10-25 mL 5%葡萄糖液)
注意事项
血液透析可清除30-50%,需透析后追加剂量
重症感染需维持100% ƒuT>MIC(尤其铜绿假单胞菌)
有条件时监测谷浓度(Cmin目标值:MIC的5倍以上)
舒普深
头孢哌酮/舒巴坦,2:1制剂
剂量与频率(体重50kg)
1 首剂与维持剂量:1.5 g(头孢哌酮1g + 舒巴坦0.5g)q8h,静脉输注≥30分钟
2 严重感染:可增至3.0 g q8h(舒巴坦日总量≤4g)
3 透析日调整:透析后追加1剂(头孢哌酮部分被透析清除,舒巴坦清除率>50%)
溶媒选择与配置
溶媒:5%葡萄糖注射液或灭菌注射用水(避免生理盐水加重钠负荷)
配置浓度:头孢哌酮浓度20-80 mg/mL(如1.5g溶入20-75 mL液体)
注意事项
尿毒症患者需严格限制舒巴坦日剂量(≤4g),避免蓄积
肝功能不全者需减量(头孢哌酮肝胆排泄)
监测凝血功能(尤其合用肝素抗凝时)
急诊用药关键参数对比(体重50kg)
药物 | 首剂量 | 维持方案 | 透析日调整 | 溶媒 |
---|---|---|---|---|
美罗培南 | 1000 mg IV | 500 mg q6h | 透析后追加500 mg | 5%葡萄糖 |
舒普深 | 1.5-3.0 g IV | 1.5 g q8h(严重感染3g q8h) | 透析后追加1剂 | 5%葡萄糖/灭菌用水 |
透析患者抗感染治疗核心原则
药代动力学调整
1 美罗培南:依赖残余尿量调整频次(无尿者需q6h给药)
2 舒普深:关注舒巴坦蓄积风险(透析清除有限,避免超量)
血培养优先
使用抗生素前完成双部位血培养(导管+外周静脉),指导后续降阶梯治疗。
补药时机
抗生素应在透析结束后30分钟内追加,确保有效血药浓度。
治疗方案总结
美罗培南
首剂1000 mg → 维持500 mg q6h
透析后追加500 mg
溶媒选5%葡萄糖
舒普深
首剂1.5 g → 维持1.5-3.0 g q8h
舒巴坦总量≤4g/日
透析后追加1剂
溶媒选择
统一避用生理盐水,首选5%葡萄糖注射液,兼顾容量与电解质管理。
临床建议
在初始抗感染同时评估导管感染源(拔管指征:脓毒症/隧道感染),并联系血透中心调整透析方案(如过渡至CRRT确保药物暴露稳定)。
标签: 感染性发热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