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急诊管理综述
从病理生理到临床实践(2025)
整合近3年国际指南核心更新,侧重急诊场景应用
定义与流行病学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绝对或相对胰岛素缺乏引发的急性代谢紊乱,特征为:
高血糖(血糖通常>250 mg/dL)
代谢性酸中毒(动脉血pH<7.3,HCO₃⁻<18 mmol/L)
酮血症
流行病学特点:
主要发生于1型糖尿病(T1DM)患者
约10%-30%的DKA见于2型糖尿病(T2DM),尤其是"酮症倾向糖尿病"(Flatbush型)
SGLT2抑制剂相关DKA因血糖水平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血糖<250 mg/dL),成为急诊科诊断难点
病理生理与分型
核心机制:"三重打击"
胰岛素缺乏+反调节激素升高
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皮质醇→脂肪分解加速→游离脂肪酸(FFA)释放入肝
FFA在肝线粒体β氧化
生成酮体(β-羟丁酸、乙酰乙酸),酮体蓄积引发阴离子间隙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高血糖渗透性利尿
严重脱水、电解质丢失(钾、钠、氯)
特殊亚型
正常血糖型DKA
见于SGLT2抑制剂使用、妊娠或酗酒者,血糖<250 mg/dL,易漏诊
酮症倾向T2DM
多见于非裔人群,β细胞功能急性衰竭但后续可恢复
临床表现
典型三联征
高血糖症状
多尿、烦渴、体重下降
酸中毒表现
Kussmaul呼吸(深快呼吸)、呼气丙酮味(烂苹果味)
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腹痛(儿童尤著)
危重警示征
意识障碍(嗜睡→昏迷)、低血压、心动过速提示休克
儿童脑水肿:头痛、意识波动、呼吸暂停(病死率20%-50%)
诊断标准(ADA 2025 & IDF 2025更新)
指标 | 诊断阈值 | 注意事项 |
---|---|---|
血糖 | ≥200 mg/dL(正常血糖DKA可<200) | SGLT2抑制剂使用者需警惕 |
动脉pH | <7.3 | 静脉血pH≈动脉pH-0.03 |
血酮(β-羟丁酸) | ≥3 mmol/L | 尿酮假阴性率较高 |
阴离子间隙 | >12 mmol/L | 计算:Na⁺ - (Cl⁻ + HCO₃⁻) |
注:IDF 2025强调所有急诊不明原因酸中毒患者均应检测血酮,尤其伴呕吐或脱水者。
急诊处理流程(阶梯式管理)
1 液体复苏:优先纠正低灌注
第1小时:0.9%生理盐水 15-20 mL/kg(成人1-1.5 L,儿童10 mL/kg)
后续方案:
血钠正常/升高:0.45%盐水 250-500 mL/h × 4h
血钠降低:0.9%盐水维持
血糖降至200 mg/dL时:加5%葡萄糖+0.45%盐水,维持血糖150-200 mg/dL
2 胰岛素治疗:持续静脉输注
起始时机:血钾≥3.3 mmol/L(低于此值需先补钾)
方案:
负荷量:普通胰岛素 0.1 U/kg IV
维持量:0.1 U/kg/h 持续静滴,直至酮症清除(β-羟丁酸<0.6 mmol/L)
过渡期:酮症清除后,改为皮下注射(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静脉胰岛素至少重叠2-4小时
3 电解质管理:重点关注血钾
初始血钾可假性升高(酸中毒致细胞内钾移出),实际全身缺钾3-5 mmol/kg
补钾原则:
血钾水平 (mmol/L) | 补钾方案 |
---|---|
<3.3 | 暂停胰岛素,40 mmol/h补钾至≥3.3 |
3.3-5.2 | 静脉液加钾20-40 mmol/L |
≥5.2 | 暂缓补钾,2小时后复测 |
4 碳酸氢钠:严格限制使用
仅限:pH<6.9、休克或严重高钾血症,以100 mmol NaHCO₃加入400 mL无菌水,2小时滴注
特殊人群管理
儿童DKA:脑水肿高风险
液体复苏减速:第1小时10 mL/kg,24小时补液总量≤48小时丢失量
避免血渗透压下降过快:目标渗透压下降<3 mOsm/kg/h
禁用碳酸氢钠(与脑水肿相关)
SGLT2抑制剂相关DKA
特点:血糖正常、酮体显著升高、腹痛突出
处理:停用SGLT2抑制剂,胰岛素输注延长至酮体完全清除,补液量增加20%
妊娠期DKA
胎儿风险:病死率>20%,需胎心监护
治疗调整:血糖目标放宽至140-180 mg/dL(防低血糖致胎盘灌注不足)
预防策略(ADA 2025 & IDF 2025)
结构化教育
高风险患者(T1DM、DKA病史)培训识别诱因(感染、胰岛素遗漏)、酮体监测方法
技术应用
实时CGM
低血糖预警(TBR<4%),血糖波动>70%时预警DKA风险
智能胰岛素笔
记录注射数据,减少遗漏
预警系统
呕吐+血糖>240 mg/dL时,立即检测血酮并急诊
争议与前沿
目标血糖范围
IDF 2025建议部分患者(如老年人)HbA1c目标放宽至<8.0%,但DKA预防仍需严格血糖波动管理
新型治疗
GLP-1RA/胰岛素联合方案: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DKA风险
皮下注射胰高血糖素微粉(无需复溶):家庭急救新选择
总结
DKA是糖尿病管理中亟需规范化的急症。近年指南更新聚焦于个体化液体复苏、胰岛素精准给药、正常血糖DKA识别及技术辅助预防。
急诊科需建立标准化流程,尤其重视特殊人群管理,同时结合可及技术资源降低复发率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ADA.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5. Diabetes Care. 2025
2. IDF Global Guideline for T2DM. 2025
3. Merck Manuals. Diabetic Ketoacidosis. 2025
4. Mayo Clinic. Diabetic Ketoacidosis Diagnosis & Treatment. 2022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