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性休克合并肝硬化多器官衰竭综合治疗方案(2025版)
基于《儿童脓毒性休克管理专家共识(2025)》等最新指南制定
关键临床提示
该患者为脓毒性休克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及多器官衰竭,死亡率高达50%以上。治疗方案需兼顾抗感染时效性、血流动力学个体化管理及多器官功能支持,同时注意药物肝毒性调整。
一、抗感染治疗:时效性与精准性并重
1小时内启动强效抗生素
经验性选择:美罗培南(肝功能不全需减量)+ 替加环素(覆盖多重耐药菌)
调整依据:避免肝毒性药物(如利奈唑胺),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病原学检测:双部位血培养+腹水/胸腔积液培养,加做真菌G试验、GM试验及mNGS
感染源控制
排查腹腔感染(自发性腹膜炎?)、胆道感染
尽快完成腹部超声/CT检查
若存在脓肿或梗阻性感染,24小时内介入引流
二、血流动力学管理:个体化复苏与心血管支持
液体复苏策略
晶体液选择:首选平衡盐溶液(如乳酸林格液),避免生理盐水加重高氯性酸中毒
限制总量:因肝硬化及心功能不全,严格限制首小时总量≤40ml/kg
白蛋白应用:合并低蛋白血症时追加20%白蛋白(0.5g/kg),降低肝肾综合征风险
血管活性药物与抗心律失常
药物 | 适用场景 | 注意事项 |
---|---|---|
去甲肾上腺素 | 高排低阻型休克 | 起始0.05μg/kg/min,目标MAP≥65mmHg |
特利加压素 | 肝硬化合并休克 | 降低门脉压,减少腹水渗出 |
房颤与心功能管理:
控制心室率:艾司洛尔(谨慎用于休克)或胺碘酮(肝损时减量)
正性肌力药:若心排量↓(EF<40%),加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2–5μg>
三、多器官功能支持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NIV):早期尝试高流量氧疗(HFNC)
转有创通气指征:PaO₂/FiO₂<200或呼吸窘迫<>
肺保护策略:小潮气量(6ml/kg)+ 适当PEEP(8–10cmH₂O)
急性肾损伤(AKI)
RRT指征:
利尿剂无效的容量过负荷
严重高钾血症(K⁺>6.5mmol/L)
代谢性酸中毒(pH
<7.15)<>
避免肾毒性药物(如万古霉素需监测血药浓度)
凝血异常与肝硬化管理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20×10⁹>
预防门脉高压出血:PPI静注预防应激性溃疡
避免过度液体复苏加重门脉高压
四、代谢与营养支持
血糖控制
目标7.8–11.1mmol/L,避免低血糖(肝硬化患者耐受差)
肠内营养
血流动力学稳定后24小时内启动低脂低渣肠内营养(肝硬化专用配方)
即使使用血管活性药也应考虑肠内营养
五、关键监测与目标值
动态评估指标
组织灌注:乳酸 q2h(目标≤2mmol/L)、CRT≤2s、尿量>0.5ml/kg/h
炎症标志物:PCT(指导抗生素疗程)、IL-6(评估细胞因子风暴)
肝硬化特异性监测
腹围、腹水性状(警惕自发性腹膜炎复发)
凝血功能(PTA<40%时输新鲜冰冻血浆)<>
急诊科优先处理清单(黄金1小时)
留取病原学标本(血培养+腹水培养)+ 床旁超声(心功能/腹水评估)
启动美罗培南+替加环素,静脉输注平衡盐溶液(10ml/kg)
去甲肾上腺素维持MAP≥65mmHg;抽血查乳酸、PCT、IL-6、SOFA评分
评估器官灌注(CRT/乳酸/尿量),调整血管活性药;多学科会诊(ICU/肝病科/心内科)
高风险预警
该患者死亡率高达50%以上(脓毒性休克+肝硬化失代偿),需向家属充分沟通ECMO/RRT等挽救性治疗的获益与风险。
参考文献
1. 儿童脓毒性休克管理专家共识 (2025). 中华儿科杂志.
11. 脓毒症相关炎症标志物急诊应用专家共识 (2025). 临床急诊杂志.
31. 脓毒症血流动力学管理研究进展. 中国急救医学.
40.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出血诊治共识 (2025).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50. 刘慧等. 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2025). 临床医学进展.
标签: 脓毒性休克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