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海无涯

液气胸系统性诊疗及危重病例分析

admin 9 0

液气胸系统性诊疗及危重病例分析

液气胸系统性诊疗及危重病例分析

基于最新中外指南、文献及急诊临床实践整理

病因机制

液气胸(hydropneumothorax)指胸膜腔内同时存在气体和液体(常为血液、脓液或渗出液),常见机制包括:

外伤性

胸部穿透伤(如刀刺伤、枪伤)或钝性伤导致肺裂伤、支气管断裂,血液与气体同时漏入胸膜腔。

继发性感染

肺炎旁胸腔积液继发脓胸,气体由产气菌产生或医源性操作(如胸腔穿刺)引入。

自发性

肺大疱破裂合并血管撕裂(如胸膜粘连带断裂),见于慢性肺病(COPD、结核)或瘦高体型青年。

医源性

胸腔穿刺、机械通气气压伤等。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

突发撕裂样胸痛                     呼吸困难                     刺激性干咳                     可伴咯血

体征

叩诊

上部鼓音(气胸区)、下部浊音(积液区),交界处可闻"振荡音"。

听诊

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液平面震荡声。

危重征象

张力性液气胸:气管偏移、颈静脉怒张、低血压、SpO₂<90%,提示进行性纵隔移位。<>

诊断标准

立位胸部X线

可见气液平面(需排除胃泡或膈下游离气体)。

胸部CT

明确气体/液体分布、肺压缩程度(>30%需干预)、病因(肺大疱/肿瘤)。

床旁超声

"肺点"消失(气胸征)+无回声区(液体),敏感性>90%。

诊断性穿刺

抽出气体+不凝血或脓液可确诊。

治疗方案

紧急处理

张力性液气胸

立即用 14~16G穿刺针 于患侧第2肋间锁骨中线穿刺减压,后置入 28~32F胸腔引流管

引流管位置

  • 气体引流:锁骨中线第2肋间

  • 液体引流:腋中线第5~6肋间

药物与支持治疗

药物类别具体方案
抗生素脓胸:头孢曲松(2g IV q12h) + 甲硝唑(0.5g IV q8h)
镇痛吗啡(3~5mg IV,按需追加)或非甾体药(布洛芬 400mg PO q8h)
循环支持失血性休克:晶体液(1000ml 生理盐水)+ 交叉配血输血

外科干预指征

  • 持续漏气(>5天)

  • 活动性出血(>200ml/h)

  • 脓胸分隔、支气管胸膜瘘

手术方式: VATS(胸腔镜)清创/肺修补,开胸用于复杂损伤。

鉴别诊断

疾病鉴别要点
单纯性气胸无液平,无休克表现,积液量少
血胸引流液为血性,Hb含量>0.5×外周血,无气体征
肺栓塞D-二聚体↑,CTPA见肺动脉充盈缺损
急性心肌梗死ECG示ST段抬高,肌钙蛋白↑,胸痛向肩背放射
食管破裂纵隔气肿、饮水后胸痛加剧,引流液含食物残渣

液气胸危重抢救病例分析

病例资料

既往史

  • 男性,32岁,建筑工人,吸烟史10年(20支/日),无慢性病

  • 3年前左侧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治愈

主诉

突发左侧胸痛伴呼吸困难2小时,晕厥1次

现病史

  • 搬运重物时突感左侧胸痛(VAS 8分),呈撕裂样,向肩背放射

  • 进行性呼吸困难,坐位前倾稍缓解,伴冷汗、烦躁

  • 送院途中突发意识丧失约30秒,自行恢复

项目结果
生命体征BP 80/50mmHg,HR 130次/分,RR 34次/分,SpO₂ 82%(未吸氧)
胸部查体左胸饱满,叩诊上部鼓音、下部实音,呼吸音消失,气管右移
床旁超声左胸"沙滩征"消失,肋膈角液性暗区深4cm,可见"水母征"(分隔脓胸?)
立位胸片左肺压缩70%,肺门水平气液平面长约8cm(图1-CT证实)
血气分析pH 7.25,PaO₂ 52mmHg,PaCO₂ 28mmHg,Lac 4.8mmol/L(代谢性酸中毒+Ⅰ型呼衰)

诊断

  • 左侧张力性液气胸(创伤性)

  • 失血性休克(Hb 70g/L,进行性下降)

  • 脓胸待排(体温38.5℃)

诊治经过

抢救流程

1
接诊5分钟

张力性液气胸疑似

2
14G针第2肋间穿刺

气体喷出,BP升至95/60mmHg

3
双管引流

第2肋间排气管+第5肋间排液管

4
初始引流量

血性液800ml+气体大量溢出

5
输血

红细胞4U+血浆400ml

6
休克纠正

BP 110/70mmHg,SpO₂ 95%

药物治疗

抗感染

头孢曲松2g IV q12h + 甲硝唑0.5g IV q8h(脓胸覆盖)

止血

氨甲环酸1g IV(负荷量),后维持0.5g q8h

液体复苏

生理盐水1000ml + 羟乙基淀粉500ml(30分钟内输注)

镇痛镇静

芬太尼0.1mg IV + 咪达唑仑2mg IV(缓解躁动)

转归与手术

持续漏气(引流瓶气泡>20个/分) + 出血(150ml/h) → VATS探查。

术中发现:左上肺尖段肺大疱破裂伴粘连带断裂(活动出血点),脓性分泌物。

手术:肺大疱切除 + 粘连带电凝 + 胸膜摩擦固定。

经验总结

诊断关键点

液气胸的"三联征"(突发胸痛、呼吸困难、休克)需与心梗/肺栓塞鉴别。

床旁超声是快速诊断核心:"肺点"消失+动态液平敏感性>90%。

治疗教训

双管引流必要性:单管难以同时引流气体/黏稠脓液,本例排液管堵塞需术中冲洗。

抗生素时机:脓胸风险高者(如外伤污染)应早期覆盖厌氧菌。

系统改进

基层衔接:参照《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疑似张力性气胸应立即转诊。

病历规范:急诊病历需动态记录引流液性质/量。

本病例符合《急性胸痛急诊诊疗专家共识》对高危胸痛的处置流程,亦体现多学科协作(急诊-VATS)对降低死亡率的核心价值。



标签: 液气胸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