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夹层破入心包致心包压塞、休克的诊治要点与病例分析
基于2024年ESC主动脉疾病指南 & 2022中国专家共识
核心病理机制
夹层形成基础
主动脉内膜撕裂(高血压为主要诱因,占70%~90%)
A型特点: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累及冠状动脉、主动脉瓣、头臂动脉
心包压塞机制
假腔血液从升主动脉外膜破入心包腔
心包积液快速积聚 → 心脏舒张受限 → 每搏输出量骤降 → 休克
临床表现与诊断
核心症状
突发撕裂样胸背痛(前胸为主,放射至颈/背部)
一过性晕厥(心包压塞致脑灌注不足,见于30%病例)
呼吸困难、大汗、濒死感
体征三联征
Beck三联征:低血压(收缩压
<90mmhg)、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
脉搏不对称(累及头臂动脉时桡动脉搏动减弱)
腹部压痛或神经缺损
急诊"金标准"诊断流程
快速筛查(≤10分钟)
D-二聚体 >500μg/L(敏感度95%)
床旁超声(POCUS):心包积液 >2cm,主动脉根部扩张 >4cm
确诊检查(≤30分钟)
CTA(敏感度98%):显示内膜片、真假腔、心包积血
TEE(CTA阴性时):升主动脉内膜破口评估
关键鉴别诊断
疾病 | 关键鉴别点 | 检查策略 |
---|---|---|
急性心梗 | 心电图ST段动态演变,肌钙蛋白显著升高 | 冠脉CTA/造影 |
肺栓塞 | 右心负荷增重,D-二聚体升高但无心包积液 | CTPA |
张力性气胸 | 患侧呼吸音消失,颈静脉怒张但血压可正常 | 胸片/床旁超声 |
治疗方案与时间窗
急诊室处理
血流动力学支持
收缩压目标:100~120mmHg
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 0.5mg/kg IV弹注,后0.05~0.3mg/kg/min泵入
血管扩张剂:硝普钠 0.3μg/kg/min起泵(需β阻滞剂后用)
心包压塞紧急处理
避免心包穿刺(抽液后可能加重假腔渗血)
立即手术开胸减压(穿刺仅用于濒死且手术延迟>30分钟者)
手术方案(唯一根治手段)
孙氏手术(中国共识首选):升主动脉+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
术中要点:
先切开心包减压→肝素化→建立体外循环
主动脉根部处理(A2型需冠脉重建,A3型需Bentall术)
手术可使死亡率从90%降至15%~20%
抢救时间轴关键节点
入抢救室,多巴胺维持血压,开放中心静脉
POCUS确认心包压塞,通知心外科
艾司洛尔+硝普钠泵入(血压升至95/60mmHg)
CTA确诊,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
进手术室(未行心包穿刺)
成功抢救病例分析
患者基本信息
男,64岁,高血压病史15年(未规律服药)
脑动脉瘤支架术后2年
主诉
突发胸骨后撕裂样痛伴大汗、意识丧失20分钟
查体
意识模糊,四肢湿冷
颈静脉怒张
心界扩大,心音低钝,HR 130次/分
左侧桡动脉搏动减弱
辅助检查
急诊POCUS
心包积液(2.5cm),右室舒张期塌陷
升主动脉内径5.0cm,内膜摆动
实验室检查
D-二聚体 12,560ng/mL
cTnI 1.8ng/mL(轻度升高)
CTA(15分钟内)
Stanford A型夹层
心包积血约400ml
经验总结
识别症状三联征(胸痛+晕厥+低血压)→ 立即启动POCUS
D-二聚体与CTA无缝衔接(>10倍升高预示高死亡率)
绕行CCU直达手术室("Door-to-Knife"时间
<90分钟)<>
避免单用纯α受体激动剂,以免增加剪切力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