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主动脉夹层破入心包致心脏压塞抢救病例分析
一例心脏骤停患者的成功抢救与循证医学实践
病例资料
患者基本信息
性别/年龄 男性,55岁
既往史 高血压10年,2型糖尿病5年
吸烟史 30年,20支/日
主诉与现病史
突发胸骨后撕裂样疼痛2小时
向背部放射,伴大汗、濒死感
入院查体
BP 62/40mmHg,HR 128次/分,SPO₂ 88%,双侧血压差>20mmHg
恶化经过
入急诊5分钟后突发意识丧失,室颤
抢救经过
急诊阶段 (0-60分钟)
初始复苏
持续胸外按压,肾上腺素1mg iv每3分钟1次
电除颤200J(室颤转复为窦速)
心包穿刺引流150ml暗红色血性液体
快速诊断
急诊TTE:心包积液1.5cm,升主动脉增宽45mm
D-二聚体 8.7mg/L,乳酸 5.6mmol/L
CTA确诊: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药物控制
艾司洛尔 500μg/kg iv负荷
硝普钠 0.5μg/kg/min滴定
吗啡 3mg iv(疼痛评分10→4)
ICU过渡期 (60-90分钟)
生命支持
呼吸机PCV模式(PEEP 8cmH₂O)
持续有创血压监测(ART、CVP)
尿量目标>0.5ml/kg/h
术前优化
5%碳酸氢钠125ml ivgtt(pH 7.18→7.32)
亚低温治疗:核心温度降至34℃
手术及术后 (90分钟-术后72小时)
手术方案
Bentall术+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
深低温停循环25℃
术中发现心包积血500ml
术后管理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维持MAP>65mmHg
BIS监测(目标值40-60)
CVVH治疗(肌酐256→110μmol/L)
转归
术后24小时脱机
72小时转普通病房
14天出院,3个月随访无神经功能缺损
经验总结与循证依据
心脏骤停抢救的核心策略
心包穿刺优先于持续CPR
指南Ⅰ类推荐:对心包压塞致心脏骤停,立即超声引导穿刺引流是恢复循环的关键。
本例首次穿刺引流150ml即恢复自主循环,避免长时间CPR导致夹层扩展。
限制性液体复苏
证据:过度补液增加主动脉壁应力(每增加500ml液体,夹层扩展风险↑37%)。
实践:仅输注晶体液200ml(目标CVP 8-10mmHg)。
时间窗管理的黄金标准
从入门到开胸≤60分钟
本例从入院至手术室仅55分钟(国际指南要求<6小时,但合并心包压塞需<1小时)。
诊断流程优化
床旁超声(TTE)+D-二聚体作为初筛(敏感性99%),增强CT需≤20分钟。
药物精准调控要点
药物 | 用法 | 目标值 |
---|---|---|
艾司洛尔 | 负荷500μg/kg,维持50-200μg/kg/min | HR 50-60次/分 |
硝普钠 | 0.5-5μg/kg/min | SBP 100-110mmHg |
乌拉地尔 | 25mg iv泵入 | 与β阻滞剂联用 |
注:避免单用硝普钠(反射性交感兴奋增加夹层风险),需与β阻滞剂联用。
团队协作与质控指标
绿色通道节点
入急诊5分钟
心超+心包穿刺
20分钟
CTA确诊
30分钟
多学科会诊启动
55分钟
入手术室
质控目标
门-针时间(穿刺或手术)≤60分钟达标率>90%
术后72小时脑肾并发症率<15%
案例启示
A型夹层合并心包压塞需打破"先复苏后诊断"常规,采用穿刺-诊断-手术同步策略,依托快速响应团队及标准化用药方案,可显著提高存活率。
本例存活关键因素:
心包穿刺的时效性(5分钟内完成)
β阻滞剂的精准滴定(控制HR<60次/分)
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门-手术时间55分钟)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