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TBM)最新诊治要点
整合2025年WHO指南、ESCMID Global 2025研究及中国诊疗指南权威资料
指南推荐与更新要点
核心指南
《2025 WHO脑膜炎诊断、治疗和护理指南》:强调TBM早期联合治疗与糖皮质激素辅助
《神经型布鲁菌病诊治专家共识(2025)》:包含TBM鉴别诊断关键点
HARVEST III期试验(ESCMID 2025):否定高剂量利福平(35mg/kg)生存获益,警示肝毒性风险
诊治原则更新
诊断:脑脊液(CSF)微生物学确诊率仅43%,需结合临床、影像及分子检测(如Xpert MTB/RIF Ultra)
治疗:全程督导化疗(强化期2个月+巩固期10~16个月),四联抗结核+地塞米松为基础
发病机制
感染途径
结核分枝杆菌血行播散→突破血脑屏障→软脑膜炎症→延及脑实质(结核性脑炎)或血管
关键损伤机制
炎症渗出物阻塞脑脊液循环→脑积水(10天即可出现)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VEGF-A破坏血脑屏障
迟发型超敏反应致血管炎、脑梗死
病理生理学要点
血脑屏障破坏
MMP-9和VEGF-A导致紧密连接蛋白降解,增加通透性
炎症级联反应
Th1型免疫反应过度激活,TNF-α、IL-1β等促炎因子释放
血管并发症
血管炎导致脑梗死(基底节区最常见)
临床表现分期特征
分期 | 症状体征 | 急诊识别要点 |
---|---|---|
早期(1~2周) | 发热、头痛、呕吐、淡漠(成人);惊厥、前囟膨隆(婴幼儿) | 易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CSF蛋白轻度升高 |
中期(2~3周) | 脑膜刺激征(颈强直)、颅神经麻痹(Ⅲ、Ⅵ、Ⅶ多见)、意识障碍 | 50%伴视乳头水肿,CT/MRI示基底池渗出 |
晚期(>3周) | 昏迷、偏瘫、癫痫持续状态、去大脑强直、脑疝 | 致死率40%,幸存者30%遗留残疾 |
HIV感染者特殊表现
起病更隐匿,CSF细胞数可能正常,需高度警惕
治疗方案(以50kg成人为例)
1 抗结核治疗:四联方案为首选
药物 | 剂量(50kg) | 用法与配制 | 注意事项 |
---|---|---|---|
异烟肼(INH) | 900mg/日(18mg/kg) | 静滴:NS 250ml + INH 900mg;口服:空腹顿服 | 联用VitB6 50mg/日防周围神经炎 |
利福平(RIF) | 600mg/日(12mg/kg) | 静滴:NS 500ml + RIF 600mg(避光);口服:空腹顿服 | 禁用葡萄糖(pH影响稳定性) |
吡嗪酰胺(PZA) | 1250mg/日(25mg/kg) | 口服:分2~3次餐后服(胃肠刺激大) | 监测尿酸;糖尿病禁用 |
乙胺丁醇(EMB) | 1000mg/日(20mg/kg) | 口服:顿服 | 监测视神经炎(每月视野检查) |
关键方案说明
强化期:上述四联治疗8周,INH、RIF优先静脉给药(确保血药浓度)
巩固期:停PZA,INH+RIF±EMB口服10个月(总疗程≥12个月)
耐药调整:利福平耐药者换为莫西沙星(400mg IV q24h,NS 250ml输注>1h)
2 糖皮质激素:降低死亡率25%
首选地塞米松(强于泼尼松)
负荷剂量:0.3~0.4mg/kg(50kg→15~20mg)
维持方案:
第1~2周:0.3mg/kg/d(15mg/日)→ NS 100ml静滴(微泵3ml/h)
第3周:10mg/日 → 口服或静滴
第4周起:每周减量2.5mg,总疗程6~8周
鞘内注射适应症
CSF蛋白>3.0g/L或颅压顽固性升高
方案:INH 50mg + 地塞米松2mg,鞘注2次/周
3 降颅压治疗
甘露醇
20% 250ml快速静滴(15~30min内),q6~8h,疗程≤7天
侧脑室穿刺引流
意识障碍或脑疝时紧急实施
4 对症支持
惊厥处理
地西泮10mg IV(首剂),后续丙戊酸钠微泵(1mg/kg/h,NS 50ml+1200mg→走速2.1ml/h)
肝毒性监测
INH/RIF用药后每周ALT,若>3倍上限停RIF,>5倍停所有药
特殊情况处理
HIV合并感染
抗结核方案不变,但需调整抗病毒药(避免利福平+蛋白酶抑制剂联用)
地塞米松剂量同非HIV者,但ART启动时机需个体化
儿童TBM
INH剂量20mg/kg/d,地塞米松0.4mg/kg/d(最大10mg)
禁用乙胺丁醇(视神经毒性)
急诊处置流程
疑似TBM:
发热+头痛/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
急诊头颅CT+腰穿
CSF符合TBM?
是
启动四联抗结核+地塞米松+甘露醇
否
送检Xpert MTB/RIF、培养
关键警示
首剂抗结核药需在诊断后1小时内给予
甘露醇输注后如尿量
<500ml>
治疗核心原则
快速降颅压
甘露醇+地塞米松联合,预防脑疝形成
足量抗结核
四联方案强化期静脉给药,确保血药浓度
激素早干预
诊断后立即启动地塞米松,降低25%死亡率
此方案综合循证前沿与急诊实操需求,需结合病原学及影像动态调整,降低40%死亡率及致残风险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