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脓毒性休克(脓毒症休克)最新指南要点
基于2024年韩国指南、2025年日本指南及中国2025年急诊专家共识
诊断标准(基于Sepsis-3.0更新)
脓毒症
感染 + SOFA评分↑≥2分(提示器官功能障碍)
脓毒性休克
脓毒症 + 以下任一:
充分液体复苏后仍需血管活性药维持MAP≥65mmHg
乳酸>2mmol/L(排除其他缺氧原因)
急诊快速筛查工具:qSOFA
满足≥2项需高度警惕:
呼吸≥22次/分
意识改变
收缩压≤100mmHg
急诊早期集束化治疗("黄金1-6小时")
1 抗感染治疗(1小时内启动)
病原学留取
抗生素使用前完成血、尿、痰培养及感染灶标本采集 强推荐
经验性抗生素
覆盖所有可疑病原体(如G-菌选β-内酰胺类,G+菌加万古霉素,耐药风险高地区加抗真菌药)
休克患者静脉推注给药(优于滴注)
感染源控制
12小时内清除感染灶(如脓肿引流、坏死组织清创)
2 液体复苏(分阶段评估)
初始复苏
前3小时晶体液30ml/kg(平衡液首选,次选生理盐水),心/肾功能不全者减量减速
后续评估
每输注500ml评估容量反应性(血压、尿量、乳酸、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动态指标指导补液:被动抬腿试验(PLR)、下腔静脉变异度(IVC-US)优于静态参数 强推荐
警惕过负荷:肺部湿啰音、肝肿大、CVP>8mmHg时暂停补液
3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启动时机
初始液体复苏后MAP仍<65mmhg<>
一线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中心静脉首选,外周大静脉可短时使用)
二线方案
去甲肾上腺素无效:加血管加压素(≤0.03U/min)
心功能不全:联用多巴酚丁胺
4 血流动力学监测目标
参数 | 目标值 | 监测频率 |
---|---|---|
平均动脉压(MAP) | ≥65 mmHg | 持续动脉压监测 |
乳酸 | 2小时内下降≥10% | 每2小时(初始6小时) |
尿量 | >0.5 ml/kg/h | 每小时 |
炎症标志物急诊应用(2025中国共识)
标志物 | 急诊推荐等级 | 临床意义 |
---|---|---|
PCT | 强推荐 | 鉴别细菌感染、指导抗生素停用 |
CRP | 强推荐 | 感染筛查、动态评估疗效 |
肝素结合蛋白(HBP) | 强推荐 | 脓毒症早期诊断(敏感性>90%) |
IL-6 | 有条件开展 | 预警细胞因子风暴 |
联合检测 | 中推荐 | PCT+HBP+CRP提高早期诊断特异性 |
注:MDW(单核细胞分布宽度)作为新兴指标获强推荐,适用于急诊快速筛查。
器官支持与特殊治疗
呼吸支持
氧合障碍者首选高流量鼻氧(HFNC),无效则气管插管(潮气量6ml/kg)
ARDS患者采用俯卧位通气(每日>12小时)
肾脏替代治疗(RRT)
指征:高钾血症、严重酸中毒、液体过负荷且利尿剂无效
时机:早期启动(12-24小时)可能获益,但需个体化评估
糖皮质激素
仅用于充分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后仍休克者(氢化可的松200mg/日)
血液净化
不推荐常规用于炎症介质清除(证据不足)
急诊科实施要点
快速分诊流程
qSOFA≥2分 + 感染迹象 → 立即启动脓毒症流程
床旁超声(IVC、心功能)5分钟内完成
避免延迟转入ICU的风险
若6小时无法转入ICU,需在急诊完成:
抗生素
液体复苏
血管活性药
乳酸监测
质控目标
国家医疗质量安全目标(2025):
1小时抗生素完成率
3小时液体复苏达标率
标签: 脓毒性休克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