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海无涯

房性心动过速诊疗全指南

admin 1 0

房性心动过速诊疗全指南

房性心动过速诊疗全指南

从病因机制到临床实践的系统性解析

病因与发病机制

电生理机制分类

局灶性房速

心房内单一起源点异常自律性增高,离心性扩布。心房率100–250次/分,多见于无结构性心脏病者。

折返性房速

围绕解剖/功能屏障(如手术瘢痕、补片)形成折返环,频率180–300次/分,常见于心脏术后、房颤消融术后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触发活动性房速

延迟后除极触发,与儿茶酚胺或电解质紊乱相关,可被程序刺激诱发。

常见病因

器质性心脏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瓣膜病、冠心病(心房缺血/纤维化)。

医源性因素

心脏手术后瘢痕、射频消融损伤、洋地黄中毒(低钾时加重)。

代谢与肺部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低氧)、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甲状腺功能亢进。

特发性

约30%无明确病因,可能与遗传或解剖变异相关。

临床表现

症状表现

心悸(95%)
胸闷(60%)
乏力(40%)
严重者出现晕厥(血流动力学不稳时)、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体格检查

听诊特征

心律绝对规则(局灶性)或不规则(多源性),第一心音强度可变(房室传导比例变化)。

无休止发作

可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室率>120次/分持续数月),儿童更易发生。

诊断标准

心电图特征

  • 心房率150–220次/分,P波形态异于窦性P波(Ⅱ/Ⅲ/aVF导联常直立)

  • 局灶性房速:长RP间期,PR间期随心率变化;折返性房速:P波呈锯齿状,房室传导常为2:1

  • P波间存在等电线(区别于房扑),房室传导阻滞时心动过速不终止

辅助检查

动态心电图

捕捉阵发性发作,评估负荷。

心内电生理检查(金标准)

标测起源点(如右房界嵴、肺静脉口),明确机制(拖带标测鉴别折返)。

超声心动图

排除结构性心脏病及左房血栓(持续房速必备)。

治疗方案

急诊处理

不稳定(意识障碍/低血压)

同步直流电复律(50–100J起始,递增)。

稳定者药物复律

维拉帕米:5–10mg静注(>2分钟),无效30分钟后重复。

普罗帕酮:1–2mg/kg静注(>10分钟),最大量280mg。

胺碘酮:150mg静注(>10分钟),后1mg/min维持(24小时≤2.2g)。

长期药物治疗

一线药物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25–100mg bid

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地尔硫卓30–60mg tid

二线药物

Ic类:普罗帕酮150mg tid,禁用于冠心病

Ⅲ类:胺碘酮200mg qd,每周5天;或多非利特0.5mg bid

导管射频消融

适应证

症状反复发作、药物无效、无休止性房速或合并心肌病。

成功率

局灶性房速>90%
折返性房速70–85%

鉴别诊断

疾病关键鉴别点辅助检查
室性心动过速房室分离、QRS波宽>140ms电生理检查示H-V间期缩短
窦性心动过速P波形态同窦性,心率<150次>应激因素(发热/贫血)
心房扑动F波锯齿状,等电线消失,心房率250–350次/分心房拖带可重整
AVRT/AVNRTRP间期短(<70ms),迷走刺激可终止<>电生理示跳跃现象或旁路电位

典型病例分析

病例资料

患者信息:女性,25岁,哺乳期(产后5个月)

主诉:间断心悸5年,加重1天

既往史:顺产史,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否认药物过敏

现病史

  • 5年前起无诱因突发心悸,突发突止,持续1–2分钟,下蹲或屏气可缓解

  • 1天前晚餐后心悸再发,持续>12小时,伴胸闷、乏力,屏气无效;外院予维拉帕米、普罗帕酮静推未转复,心率140次/分

查体

BP 107/60mmHg,P 140次/分;双肺清;心界不大,律齐,未及杂音

辅助检查

心电图:窄QRS波心动过速(140次/分),P波在Ⅱ/Ⅲ/aVF直立、aVL负向(左房起源)

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65%,无结构异常

电解质/心肌酶:正常

诊治经过

急诊处理
  • 排除洋地黄中毒及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稳定,予腺苷12mg快速静注→房室传导阻滞但房速未终止,确诊房速

  • 艾司洛尔0.5mg/kg静注(>1分钟),后0.05–0.2mg/kg/min维持,心率降至100次/分

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

标测示左房右上肺静脉口部最早激动点,消融后房速终止

复发与二次手术

术后1月再发心悸,北京某医院二次消融(确诊房速),术后1年未复发

最后诊断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左房肺静脉口起源)

经验总结与指南结合

急诊诊断要点
  • 腺苷试验是急诊室关键步骤:房速常表现为房室阻滞但心动过速持续,而AVNRT/AVRT可终止

  • aVL导联P波负向+V1正向强烈提示左房起源(敏感性92.9%)

哺乳期用药安全

避免胺碘酮(碘分泌至乳汁);普罗帕酮L1级(相对安全),但需暂停哺乳72小时

消融治疗注意
  • 局灶性房速消融后复发率约5–10%,多因起源点邻近肺静脉口需精细标测

  • 术后抗凝:左房操作者需华法林/利伐沙班抗凝4周(INR 2–3)

心动过速心肌病预防

无休止性房速即使无症状也需干预,避免心室重构

参考文献

ACC/AHA/HRS 2015室上速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册(2009);人卫临床助手病例实践;房速最新诊疗共识(2022)



标签: 房性心动过速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