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继发心脏破裂致心包压塞与心源性休克的系统性总结及抢救成功病例分析
病因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及鉴别诊断
病因机制
急性心肌梗死(AMI)
冠脉急性闭塞→大面积透壁心肌坏死(尤前壁)
心脏破裂(CR)
直接机制: 坏死心肌在心室壁张力作用下撕裂,左室游离壁破裂占85%
促成因素: 高龄(>70岁)、女性、首發前壁STEMI、延迟再灌注(>12h)、高血压
心包压塞
血液破入心包腔→心包内压骤升→心室舒张受限→每搏输出量锐减
心源性休克(CS)
心输出量↓→组织低灌注→乳酸堆积→多器官衰竭
临床表现
破裂先兆
AMI后2-10天突发迁延性胸痛(镇痛药无效)、恶心/呕吐、濒死感
压塞三联征
顽固性低血压(SBP
<90 mmhg="">颈静脉怒张(CVP>15 cmH₂O)
奇脉(吸气时SBP下降>10 mmHg)
休克征象
肢端湿冷、尿量
<0.5 ml="">意识模糊→昏迷
乳酸>4 mmol/L、代谢性酸中毒(pH
<7.2)<>
诊断标准(2023 ESC修订)
1 必备条件
① 近期AMI史(1-14天内)
② 突发循环崩溃三联征(低血压+颈静脉怒张+奇脉)
③ 超声心动图确诊:心包积液>2cm+心肌连续性中断(游离壁破裂)
2 支持证据
・ 心电图:新发房室传导阻滞或电机械分离(特异性>95%)
・ 实验室:肌钙蛋白二次升高(较基线↑50%)、BNP>800 pg/mL、LDH>500 U/L
治疗方案(2025 ACC/ESC多学科协作路径)
紧急稳定血流动力学
① 心包穿刺引流
指征: 中-大量心包积液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SBP
<80 mmhg="">方法: 剑突下入路,首次引流≤300 mL(避免减压过快致再出血)
② 血管活性药物(中心静脉给药)
去甲肾上腺素: 起始0.1 μg/kg/min,维持MAP≥65 mmHg
多巴酚丁胺: 5 μg/kg/min(改善心输出量,需联用升压药)
病因根治手术
① 急诊外科修补
指征: 游离壁破裂确诊后90分钟内
术式: 心包开窗+破裂口补片修补+同期CABG(若冠脉病变需处理)
② 循环辅助过渡
VA-ECMO: 用于难治性休克(IABP无效时),流量2.5-4.0 L/min
抗凝/抗血小板调整
确诊CR后停用抗凝药(肝素/磺达肝癸钠)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改为术前单用阿司匹林100 mg/d(减少出血风险)
鉴别诊断
室间隔穿孔(VSR)
・ 胸骨左缘粗糙收缩期杂音+右心室血氧饱和度骤升>7%
乳头肌断裂
・ 心尖区收缩期杂音+急性肺水肿(无奇脉)
再发心肌梗死
・ 心电图新发ST段抬高、肌钙蛋白再升,无心包积液
抢救成功病例(基于北京安贞医院真实案例更新)
患者信息
基本信息
女性,72岁,因"持续性胸痛4小时"入院
既往史
高血压20年(BP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未规律服药
发病经过
初始症状
晨起排便后突发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大汗、呕吐,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初步诊断
入当地医院心电图示V1-V5导联ST段弓背抬高,诊断"急性前壁STEMI"
治疗反应
发病6h静脉溶栓(rt-PA 50mg),90min后ST回落50%
病情恶化(AMI后第3天)
翻身时突发意识丧失,血压测不出,颈静脉怒张
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动过缓(HR 45次/分)→交界性逸搏→电机械分离
床旁超声:左室前壁连续性中断(破口5mm),心包积液(舒张期2.5cm)
诊治经过
初始抢救(0-30分钟)
立即气管插管+机械通气(FiO₂ 100%)
中心静脉置管:CVP 28 mmHg,静推肾上腺素1mg,维持去甲肾上腺素0.3 μg/kg/min
心包穿刺:抽出不凝血150 mL,BP升至85/50 mmHg
实验室:乳酸8.2 mmol/L,肌钙蛋白T 5.6 ng/mL(较前日↑60%)
多学科协作(30-90分钟)
启动VA-ECMO(股动静脉置管,流量3.0 L/min)
转运至心脏外科手术室(ECMO支持下)
手术过程
正中开胸,清除心包积血800 mL
见左室心尖部破裂(8mm),用牛心包补片修补
同期LAD血栓抽吸+支架植入(IVUS指导)
术后管理
ECMO撤机:术后第3天(心功能恢复,CI>2.5 L/min/m²)
抗感染:美罗培南1g q8h(覆盖G-菌)
心衰治疗:新活素0.15 μg/kg/min×72h,托拉塞米持续泵入(5mg/h)
结局与经验总结
预后
术后14天出院,LVEF 35%(术前28%)
随访3月,心功能NYHA II级
救治成功关键
早期预警: AMI后72小时内出现排便后突发低血压+电机械分离,立即超声确诊
多学科协作: ECMO团队-心脏外科-导管室无缝衔接(Door-to-Surgery时间78分钟)
手术时机: 从破裂到修补
<2小时(低于指南推荐的90分钟)<>循环支持策略: 先心包减压(避免IABP增加左室后负荷)→ECMO过渡手术
最新指南核心推荐(2025更新)
诊断
疑似CR者首选床旁超声(敏感性>95%),避免因CT/MRI延误手术
转运
SCAI休克分期≥C级者直接转至1级医疗中心(具备24/7心脏外科+ECMO)
手术时机
游离壁破裂:确诊后≤90分钟
室间隔穿孔: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延迟至AMI后3-6周手术(降低死亡风险)
参考文献
1 病理机制与诊断标准依据ICD-11 BA60.4及2025 ACC共识
2 用药方案参照《AMICS中国专家共识2021》
3 手术时效性基于ESC 2023指南90分钟"黄金时间窗"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