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咯血的病因机制、临床表现、诊疗指南与鉴别诊断
病因机制
大咯血指24小时内咯血量>500ml或单次咯血>100ml,或任何危及生命的咯血量。
病因主要与肺双重血供(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相关:
支气管动脉破裂(80%以上)
高压系统(体循环压力)
常见于支气管扩张、结核空洞、肺癌、肺脓肿等
因炎症导致血管增生、扭曲、动脉瘤形成
肺动脉破裂(<20%)
低压系统
多见于肺栓塞、肺动静脉畸形、创伤、医源性损伤
常见病因分布
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曲霉菌病(空洞内曲菌球)、坏死性肺炎
中央型肺癌(鳞癌常见)、转移性肿瘤
肺栓塞、二尖瓣狭窄、先天性血管畸形
自身免疫病(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oodpasture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医源性操作
临床表现
症状
突发鲜红色血痰,伴喉痒、呛咳、胸闷
大咯血时出现窒息征象:呼吸困难、发绀、血氧饱和度骤降(<80%)
体征
患侧肺湿啰音(提示出血部位)
失血性休克(血压<90/60mmHg、心率>120次/分)
窒息时"三凹征"、意识障碍
诊疗指南
基于最新中外指南整合
急诊处理流程
关键治疗措施
1. 气道管理与氧疗
窒息风险者:立即气管插管(选用≥8.0mm导管利于支气管镜操作),插管后双肺交替吸引
氧目标:SpO₂≥92%(无COPD者)
2. 药物治疗
药物 | 用法与用量 | 作用机制 | 注意事项 |
---|---|---|---|
垂体后叶素 | 首剂5~10U iv,维持0.1U/kg/h泵注 | 收缩肺小动脉 | 高血压、冠心病禁用 |
酚妥拉明 | 10~20mg+5%GS 500ml ivgtt(10~20滴/分) | 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 | 监测血压,休克者慎用 |
氨甲环酸 | 1g iv bid(或15mg/kg q8h) | 抗纤溶 | 血栓高风险者慎用 |
生长抑素 | 首剂250μg iv,继以250μg/h泵注 | 减少内脏血流 | 糖尿病者监测血糖 |
3. 内镜下止血
球囊压迫:支气管镜引导下将球囊(如Fogarty)置入出血支气管,充气压迫15~30分钟
局部用药:冰盐水(4℃)50ml反复灌洗;1:10,000肾上腺素1~2ml喷洒
4. 介入与手术
支气管动脉栓塞(BAE):首选方法,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者,成功率>80%
急诊手术:适应证包括BAE失败、肺动脉破裂(如消融术后)、肿瘤破裂等
鉴别诊断
要点 | 咯血 | 呕血 |
---|---|---|
病因 | 支气管扩张、结核、肺癌 |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 |
前驱症状 | 喉痒、咳嗽、胸闷 | 上腹不适、恶心 |
血液性状 | 鲜红、泡沫状、混痰 | 暗红或咖啡渣样、混食物残渣 |
pH | 碱性 | 酸性 |
黑便 | 无(除非咽下) | 有 |
大咯血危重抢救病例分析
病例资料
既往史:男性,68岁,直肠癌术后2年,双肺转移瘤行化疗(近期右下肺转移瘤氩氦刀消融术后第1天)。
主诉:突发咯血600ml伴意识模糊1小时。
现病史:
氩氦刀术后麻醉复苏期间气管插管内吸出鲜红色血,支气管镜见右下叶基底段活动性渗血,药物喷洒无效
转入我院时血压90/56mmHg,SpO₂ 60%,血红蛋白107g/L→90g/L,纤维蛋白原0.4g/L(危急值)
诊治经过
1. 初始抢救(急诊科)
气道管理
立即经鼻气管插管(7.5#导管),机械通气(FiO₂ 100%),负压吸引见双侧支气管涌血
支气管镜定位:右下叶基底支活动性渗血(暗红色,缓慢涌出),考虑肺动脉分支破裂(氩氦刀损伤)
药物治疗
垂体后叶素6U iv→继以0.1U/kg/h泵注
氨甲环酸1g iv
输注红细胞4U + 新鲜冰冻血浆600ml纠正凝血功能
内镜下止血
球囊封堵:支气管镜引导下将4F Fogarty球囊置入右下叶基底支,充气封闭管腔,SpO₂升至90%
2. 介入治疗
因肺动脉出血,BAE无效,行右心导管肺动脉造影:右下肺动脉亚段分支造影剂外溢
栓塞材料:明胶海绵颗粒(350~500μm)成功栓塞,出血停止
3. 术后管理
保留球囊压迫24小时后撤除,复查支气管镜无活动性出血
抗感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q8h)、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g/L→40g/L)
经验总结与复盘
1. 抢救成功关键点
快速气道干预
窒息时气管插管联合支气管镜吸引是保命前提,球囊封堵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
精准出血定位
暗红色缓慢渗血+消融病史→提示肺动脉出血,避免盲目BAE,首选右心导管栓塞
凝血功能纠正
纤维蛋白原<1g/L时氨甲环酸效果有限,需联合FFP(15ml/kg)
2. 教训与改进
操作风险评估不足
氩氦刀术前未评估肿瘤与肺动脉分支距离(CT可见肿瘤紧贴膈肌,邻近血管)
改进:高风险操作前必须行增强CT三维重建,必要时预防性栓塞供血动脉
多学科协作(MDT)延迟
本例在介入失败后才请胸外科会诊,若早期启动MDT可缩短决策时间
改进:建立咯血抢救绿色通道,流程化呼叫介入科/胸外科标准(咯血>200ml/h即启动)
替代方案准备不足
无支气管封堵塞(Endobronchial Blocker)备用,仅用Fogarty球囊,多段出血时封堵不全
改进:配备双腔支气管封堵塞(如Arndt blocker),适用于叶、段多发出血
总结
大咯血救治核心是 "ABC"原则:
A(Airway)
窒息时立即插管+球囊封堵
B(Bleeding control)
药物联合内镜止血,区分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出血
C(Circulation)
纠正休克与凝血障碍
急诊科医师需主导早期复苏,并快速启动MDT,以降低病死率(目前仍达6.5%~38%)。
标签: 大咯血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