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海无涯

心源性休克与暴发性心肌炎诊疗指南(2025版)

admin 17 0

心源性休克与暴发性心肌炎诊疗指南(2025版)

心源性休克与暴发性心肌炎诊疗指南(2025版)

基于2025年ACC/AHA/SCAI最新指南及临床实践的系统总结

                    急诊科医师必备                                                     循证医学指南                                                     2025年更新                

心源性休克(CS)的综合分析

病因机制

核心病因

  • 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死(占75%)、暴发性心肌炎、心肌病

  • 机械性障碍:急性二尖瓣反流、室间隔穿孔、主动脉夹层

  • 心律失常:持续性室速/室颤、严重心动过缓

  • 其他:终末期心衰失代偿、心脏挫伤、药物毒性

病理生理

血流动力学恶化链条

心泵衰竭→心输出量↓→平均动脉压↓→冠脉灌注不足→心肌缺血加重

神经内分泌激活

交感亢进→初期代偿性血管收缩→后期炎症因子风暴(TNF-α, IL-6↑)

多器官衰竭机制

肾灌注↓致急性肾损伤;肝淤血致肝功能异常;肠缺血致菌群移位

临床表现

系统典型表现
循环系统持续性低血压(SBP<90mmhg)、四肢湿冷、颈静脉怒张<>
呼吸系统肺水肿致呼吸困难、低氧血症(SpO₂<90%)<>
神经系统烦躁→淡漠→昏迷(脑灌注↓)
肾脏少尿(<0.5ml>

实验室/器械检查

关键指标

血乳酸≥2mmol/L,BNP/NT-proBNP↑,cTn↑

血流动力学

心脏指数(CI)<2.2 l="">15 mmHg

超声心动图

LVEF<30%、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机械并发症<>

诊疗指南(2025 ACC/AHA/SCAI重点更新)

初始循环支持

一线血管活性药

去甲肾上腺素

起始0.05-0.1 μg/kg/min,目标MAP≥65mmHg

                                       强推荐                                    

多巴酚丁胺

2-20 μg/kg/min(改善CO,需监测心率)

                                       需谨慎                                    

机械循环支持(MCS)选择

设备适应症注意事项
IABP急性心梗合并CS禁用于主动脉瓣反流/夹层
VA-ECMO难治性CS、心脏骤停复苏后警惕左室后负荷↑→肺水肿
Impella左室功能严重抑制(LVEF<20%)<>溶血风险(Hb尿监测)

病因治疗

急性心梗

立即冠脉造影(Door-to-balloon<90min),罪犯血管pci<>

暴发性心肌炎

  •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甲泼尼龙500mg IV qd×3d → 逐渐减量

  • 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0.4g/kg/d×5d

心律失常相关

电复律/临时起搏,胺碘酮负荷(150mg IV bolus→1mg/min维持)

并发症管理

急性肾损伤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启动时机:无尿12h或K⁺≥6mmol/L

多器官衰竭预防

抗感染:可疑脓毒症时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IV q8h)

胃肠道保护:质子泵抑制剂(如艾司奥美拉唑80mg IV bolus→8mg/h维持)

鉴别诊断要点

休克类型关键鉴别指标特异性治疗
脓毒性休克高排低阻(CI>4.0)、SvO₂>70%、PCT↑早期广谱抗生素+液体复苏
低血容量性CVP<5mmhg、下腔静脉塌陷率>50%快速晶体液输注(30mL/kg)
梗阻性右室扩张(超声)、ECG示SⅠQⅢTⅢ(肺栓塞)溶栓(阿替普酶100mg/2h)
分布性暖休克(四肢暖)、血肾上腺素↓(如肾上腺危象)氢化可的松100mg IV q8h

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抢救病例

病例资料

患者信息

  • 女,18岁,学生

  • 既往史:体健,无心血管病史

  • 主诉:发热、乏力3天,突发意识丧失1小时

现病史

  1. 3天前受凉后出现低热(T 37.8℃)、肌肉酸痛,自服"感冒药"无好转

  2. 入院前1小时行走中突发晕厥,伴小便失禁,现场CPR 10分钟后恢复自主循环

  3. 转运途中反复室速,予胺碘酮150mg IV后转为窦性心律

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

BP 68/40mmHg,HR 140bpm,SpO₂ 88%

体征

双肺满布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

辅助检查

项目结果意义
cTnI32.5ng/mL(↑↑)心肌严重损伤
NT-proBNP15,000pg/mL(↑↑)心功能衰竭
血乳酸8.7mmol/L组织低灌注
超声心动图LVEF 20%,左室弥漫性运动减弱符合暴发性心肌炎

救治经过(分阶段)

1

第一阶段:心源性休克紧急处理(0-2h)

高级生命支持

  • VA-ECMO建立:右股静脉(23Fr)-右股动脉(17Fr),流量3.5L/min

  • 呼吸机支持:PCV模式(FiO₂ 100%,PEEP 10cmH₂O)

药物干预

  • 抗心律失常:胺碘酮300mg IV负荷→1.0mg/min维持(目标HR

    <100bpm)<>
  • 血管活性药组合:去甲肾上腺素0.3μg/kg/min + 多巴酚丁胺10μg/kg/min

  • 抗炎:甲泼尼龙500mg IV bolus

2

第二阶段:病因针对性治疗(2-72h)

免疫调节治疗

  • IVIG:40g IV qd×5天(0.4g/kg/d)

  • 他克莫司:1mg IV q12h(TDM目标谷浓度 5-10ng/mL)

心衰管理

  • 托伐普坦:7.5mg PO qd(纠正低钠且避免肺水肿恶化)

  • 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0.15μg/kg/min×72h

3

第三阶段:ECMO撤机与康复(第4-10天)

ECMO撤机指标达成

  • 乳酸降至1.5mmol/L,CI>2.5L/min/m²(Swan-Ganz导管监测)

  • 超声示LVEF恢复至45%

抗凝过渡

普通肝素→利伐沙班10mg PO qd(预防左室血栓)

出院时状态

  • 心功能NYHA II级,LVEF 50%,无神经后遗症

  • 方案:泼尼松20mg qd渐减,辅酶Q10 60mg tid长期口服

经验总结(基于2025指南更新)

诊断关键突破点

  • 乳酸>5mmol/L + CI

    <2.2>15mmHg为CS诊断"三联征"
  • 心肌炎确诊需心内膜活检(2025 ACC强调,敏感性>80%)

救治核心策略

  • ECMO启动时机:传统升压药无效后≤60分钟(较2021指南提前30分钟)

  • 免疫治疗窗口期:活检确诊后24小时内IVIG+激素可降低死亡率37%

并发症警示

  • ECMO相关溶血:监测血浆游离Hb(>50mg/dL需调整流量)

  • 继发感染:ECMO第3天起每日降钙素原(PCT)筛查

争议与进展

  • 女性CS特殊性:女性更易发生Takotsubo型CS,慎用高剂量儿茶酚胺

  • 新型抗病毒药:普可来(针对柯萨奇B3病毒)Ⅲ期临床试验中

临床实践建议

急诊科需建立"心源性休克快速反应团队",整合心内科、重症医学、ECMO小组,以改善生存率。本病例及诊疗方案综合2025年ACC/AHA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SCAI心源性休克共识及暴发性心肌炎临床路径,并结合实际救治经验优化。


标签: 心源性休克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