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HSP)急诊诊疗指南(2025版)
基于2025年最新《儿童过敏性紫癜症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及《86个罕见病病种诊疗指南(2025年版)》
核心要点
诊断标准
必备标准:皮肤紫癜(下肢/臀部对称分布)
次要标准:腹痛/消化道出血、关节炎、肾脏损害、血清IgA升高
治疗原则
阶梯化方案:根据器官受累程度选择
糖皮质激素:急性期核心抗炎药物
免疫抑制剂:激素抵抗或重症肾炎使用
一、过敏性紫癜最新指南核心内容
(一)诊断标准(简化急诊适用版)
必备标准
皮肤紫癜(下肢/臀部对称分布、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
次要标准(≥1项)
腹痛/消化道出血(便血、呕血)
关节炎(大关节肿痛)
肾脏损害(血尿/蛋白尿)
血清IgA升高
急诊鉴别
需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正常)、急腹症(阑尾炎、肠套叠)、其他血管炎
(二)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
脱离过敏原(药物、感染、食物)
卧床休息,流质饮食(消化道出血者)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
药物治疗
阶梯化方案(根据器官受累程度选择)
二、急性期药物治疗方案(含急诊用药细节)
(一)糖皮质激素——核心抗炎药物
药物 | 剂量与用法 | 50kg患者示例 | 溶媒与输注要求 |
---|---|---|---|
甲泼尼龙(重症首选) | 15–30 mg/kg/d(最大1g/d),分1-2次静脉滴注 | 首剂500–750mg | 生理盐水 100ml,微泵输注1–2h(走速50–75ml/h) |
泼尼松(口服过渡) | 1–2 mg/kg/d,分次口服,缓解后2–4周渐减 | 50–100mg/d,分2次口服 | — |
应用指征
消化道出血/剧烈腹痛
严重关节肿痛
肾脏损害(血尿+++/蛋白尿>1g/d)
神经系统受累
(二)免疫抑制剂(激素抵抗或重症肾炎)
药物 | 剂量与用法 | 50kg患者示例 | 溶媒与输注要求 |
---|---|---|---|
环磷酰胺 | 0.5–1 g/m²/次,每月1次静脉滴注 | 体表面积≈1.5m² → 750mg–1.5g/次 | 生理盐水 250ml,输注2–3h(走速80–125ml/h) |
吗替麦考酚酯 | 20–30 mg/kg/d 分2次口服 | 1000–1500mg bid | — |
注意:环磷酰胺需水化(输液≥2000ml/d),监测血常规及尿常规。
(三)对症治疗药物
1. 胃肠道损害
药物 | 剂量与用法 | 50kg患者示例 | 溶媒与输注要求 |
---|---|---|---|
西咪替丁(抑制微血管渗出) | 20–40 mg/kg/d + 5%葡萄糖 静脉滴注 | 1000–2000mg/d → 分2次 | 每次+5%葡萄糖250ml,输注1–2h(走速125–250ml/h) |
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溃疡) | 40mg iv bid | 40mg bid | 生理盐水100ml微泵(走速100ml/h) |
2. 皮肤及过敏症状
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10mg qd
西替利嗪5mg qd(成人常规剂量)
维生素C+钙剂:
10%葡萄糖酸钙10ml + 5%葡萄糖 20ml 缓慢静注(>10min),qd
3. 抗凝/抗血小板(高凝状态者)
双嘧达莫:
3–5 mg/kg/d 分3次口服(50kg:75–125mg tid)
低分子肝素:
预防用量 50U/kg q12h 皮下注射(50kg:2500U q12h)
(四)重症并发症急救处理
1. 过敏性休克(疫苗或药物诱发)
肾上腺素肌注:
0.01mg/kg(50kg:0.5mg),每5–15分钟重复
静脉通路建立后:
0.1–0.5μg/kg/min 微泵维持(如50kg:5–25μg/min → 配比:1mg+生理盐水50ml,走速1.5–7.5ml/h)
2. 急进性肾炎
甲泼尼龙冲击 + 血浆置换(1–1.5倍血浆量,连续3天)
三、急诊处理流程(关键时间窗)
1. 首诊评估
ABCs(气道、呼吸、循环) → 重点关注消化道出血/休克/喉头水肿
紧急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肾功能、尿常规、腹部超声
2. 分层治疗
轻症
(仅皮疹):门诊观察 + 抗组胺药 + 随访尿常规
中重症
(腹痛/肾炎):住院 + 激素静滴
危重症
(消化道大出血/肾衰):ICU + 多学科协作
四、随访与监测要点
1. 尿液监测
发病后6个月内每月查尿常规,6个月后每3个月1次(警惕迟发性肾炎)
2. 药物减量
激素每1–2周减10%,总疗程3–6个月
环磷酰胺累计剂量≤150mg/kg(防膀胱毒性)
警示征象需返院
新发水肿、血尿加重、腹痛复发、神经系统症状(头痛、抽搐)
五、总结(急诊视角)
首选激素:甲泼尼龙静脉冲击(生理盐水配制,微泵1–2h输注)是控制急性炎症的基石
胃肠道保护:西咪替丁需用5%葡萄糖配制,避免盐水加重高钠负荷
急救重点:识别休克/喉头水肿,肾上腺素肌注优先于静脉给药
以上方案基于2025年最新指南整合,临床需个体化调整。药物输注参数(如微泵速度)需结合心肾功能动态评估,尤其是老年或合并症患者。
标签: 过敏性紫癜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