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急诊处理方案
基于《中国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及药物说明书
首剂阿昔洛韦需在接诊后1小时内给予,同时完善腰穿及影像学检查
阿昔洛韦(Acyclovir)静脉用药方案
剂量与频率
1 标准剂量:10 mg/kg/次,每8小时一次(每日3次)
2 50 kg患者计算:单次剂量 = 10 mg/kg × 50 kg = 500 mg
3 重症或免疫缺陷者:可增至15 mg/kg/次(如疑似耐药或病情危重)
溶媒选择与配置
1 溶媒:0.9%生理盐水(优先)或5%葡萄糖注射液
2 配置浓度:每500 mg阿昔洛韦溶解于100 mL溶媒中(终浓度 ≤ 5 mg/mL)
3 避免使用注射用水直接静滴(需用生理盐水/葡萄糖二次稀释)
静滴时间
1 输注时长:≥1小时(缓慢输注,避免快速滴注导致肾毒性)
2 关键点:输注速度 ≤1 mg/kg/min(50 kg患者500 mg剂量需≥60分钟)
注意事项
肾毒性预防
用药前及疗程中监测肾功能(Scr、BUN),每2-3天一次
充分水化:每日补液量 ≥2000 mL(维持尿量>1000 mL/日)
肾功能不全者:按肌酐清除率(Ccr)调整剂量
其他注意事项
警惕精神错乱、震颤、幻觉(尤其老年或肾功能不全者)
避免与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联用
不可与碱性溶液(如碳酸氢钠)混合
更昔洛韦(Ganciclovir)静脉用药方案
更昔洛韦主要用于CMV(巨细胞病毒)性脑炎或阿昔洛韦耐药HSV感染,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剂量与频率
1 诱导期:5 mg/kg/次,每12小时一次(疗程14–21天)
2 维持期(若需):5 mg/kg/次,每日1次
3 50 kg患者:单次剂量 = 250 mg
溶媒选择与配置
1 溶媒:5%葡萄糖注射液(禁用生理盐水,因易析出结晶)
2 配置浓度:≤10 mg/mL(250 mg溶于≥25 mL葡萄糖液)
静滴时间
1 输注时长:≥1小时(避免快速输注致骨髓抑制)
注意事项
骨髓抑制
监测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每周2次
中性粒细胞<0.5×10⁹/L或血小板<25×10⁹/L → 停药
肾功能调整
特殊人群
孕妇禁用(致畸风险)
哺乳期暂停哺乳
儿童慎用(权衡利弊)
综合管理关键点
早期诊断与治疗
✓ 疑似HSV脑炎应即刻经验性使用阿昔洛韦,无需等待PCR结果(延迟治疗致死亡率↑)
✓ 脑脊液检测:送检HSV/CMV/VZV的PCR及抗体
抗病毒疗程
✓ HSV脑炎:总疗程14–21天(脑脊液HSV-PCR转阴后继续7天)
替代方案(耐药或无效时)
✓ 阿昔洛韦耐药 → 改用膦甲酸钠(60 mg/kg/q8h)
✓ CMV感染 → 更昔洛韦+膦甲酸钠联用(协同作用,需监测肾毒性)
辅助治疗
✓ 糖皮质激素:争议较大,仅用于脑水肿危重者(地塞米松10 mg q6h×3天)
✓ 癫痫预防: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避免苯妥英钠,因肝酶诱导作用)
急诊科医师执行要点总结
药物 | 剂量(50 kg) | 溶媒与体积 | 输注时间 | 频率 |
---|---|---|---|---|
阿昔洛韦 | 500 mg/次 | NS/GS 100 mL | ≥60分钟 | q8h(每日3次) |
更昔洛韦 | 250 mg/次 | GS 25–50 mL | ≥60分钟 | q12h(诱导期) |
快速行动
首剂阿昔洛韦需在接诊后1小时内给予,同时完善腰穿及影像学检查。
监测重点:肾功能(阿昔洛韦)→ 血常规(更昔洛韦)→ 神经症状变化。
抗病毒治疗需结合病原学结果动态调整,48小时后评估疗效,无效者及时切换方案(如更昔洛韦或膦甲酸钠)。
标签: 病毒性脑炎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