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RBSI急诊用药指南
适用人群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每周1、3、5透析)合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万古霉素(抗G⁺菌,覆盖MRSA)
剂量与频率
首剂负荷量
20–25 mg/kg(50kg患者:1000–1250 mg),静脉输注 ≥ 1小时
依据:2024年CRRT抗菌药物共识推荐负荷剂量确保早期有效血药浓度
维持剂量
透析后给药:血透后补充 500–750 mg(因透析清除率约40–60%)
调整原则:非透析日无需追加,监测血药谷浓度(目标 10–15 μg/mL)
溶媒选择与配置
溶媒:5%葡萄糖注射液(避免生理盐水加重容量负荷)
配置浓度:≤5 mg/mL(如500 mg溶入100 mL 5%葡萄糖液)
注意事项
血药浓度监测:首剂后第3剂前、透析后测谷浓度
过敏风险:红人综合征(输注时间≥1小时)
肾毒性:虽经透析清除,但仍需避免联合其他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
特治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G⁺/G⁻菌)
剂量与频率
首剂与维持剂量
2.25–4.5 g q8h(50kg患者:2.25 g q8h),静脉输注30分钟以上
依据:CRRT共识推荐增加给药频次(非CRRT时常规q12h调整至q8h)
透析日调整
需在透析后追加1次剂量(因高通量透析清除率30–50%)
溶媒选择与配置
溶媒:5%葡萄糖注射液或灭菌注射用水(避免生理盐水致钠负荷增加)
配置浓度:哌拉西林浓度20–80 mg/mL(如2.25 g溶入50 mL液体)
注意事项
出血风险:尿毒症血小板功能不全者需监测凝血功能
癫痫史慎用:大剂量可能诱发抽搐
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急诊科用药关键点对比(50kg患者)
药物 | 首剂量 | 维持方案 | 透析日调整 | 溶媒 |
---|---|---|---|---|
万古霉素 | 1000–1250 mg IV | 500 mg q48h(非透析日) | 透析后追加500 mg | 5%葡萄糖 |
特治星 | 2.25 g IV | 2.25 g q8h | 透析后追加1剂 | 5%葡萄糖/灭菌用水 |
CRBSI综合管理要点(结合2024–2025年更新)
导管处理
脓毒症或隧道感染立即拔管;轻症尝试抗生素封管(万古霉素5 mg/mL + 肝素)
抗感染疗程
无并发症CRBSI:7–14天(拔管后);保留导管时延长至10–14天
替代药物选择
MRSA高耐药区域:考虑磷酸特地唑胺(200 mg IV qd×6天),对MRSA抑菌活性优于利奈唑胺
总结
1 万古霉素:负荷量 1000 mg → 透析后 500 mg,溶媒选葡萄糖,监测血药浓度
2 特治星:2.25 g q8h(透析后追加),避免生理盐水稀释
3 核心原则:透析清除率显著影响药物暴露,需依据透析日程调整剂量,并同步处理导管感染源
急诊医师建议
在首剂抗生素前完成双部位血培养,并联系血透中心确定透析时间(避免药物被提前清除),必要时过渡期行CRRT。
标签: 导管相关感染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