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衰竭诊疗指南与病例分析
基于《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及专家共识
病因机制
热衰竭(Heat Exhaustion)是热相关疾病(HRS)中的严重类型,由体液和电解质大量丢失导致有效循环容量不足,引发心输出量减少和器官灌注不足。
脱水与电解质紊乱
高温高湿环境下大量出汗,水分补充不足致血容量下降(失水量达体重的3%~5%)
体温调节代偿失调
环境湿度>75%时蒸发效率骤降,核心体温逐步上升(常达38~40℃)
炎症反应激活
热应激触发炎症因子释放(如IL-6),加重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渗漏
临床表现
核心症状
极度疲劳、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苍白
心动过速(>100次/分)、直立性低血压(站立时收缩压下降>20mmHg)
神经系统特征
无中枢神经损害:意识清晰,无抽搐、谵妄或昏迷(区别于热射病)
实验室异常
血液浓缩(Hb、Hct升高)
低钠血症(Na⁺<135mmol/L)或低钾血症(K⁺<3.5mmol/L)
肌酸激酶轻度升高(通常<1000U/L)
诊断标准
2025版中国指南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伴高强度活动史
核心体温升高(38~40℃)
存在脱水症状(如口渴、少尿)及循环不足表现(如心动过速、低血压)
无神经系统异常(意识清醒,GCS评分15分)
排除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
治疗方案
治疗目标
30分钟内稳定血流动力学,2小时内纠正脱水
现场急救
立即停止活动,移至阴凉通风处
脱除紧身衣物,用冷水喷洒皮肤+风扇对流降温(蒸发降温法)
液体复苏(分步实施)
口服补液(意识清醒者)
给予含电解质溶液(如口服补液盐ORS),每小时500~1000ml,直至尿色清亮
静脉补液(意识模糊或呕吐者)
首选 0.9%氯化钠注射液,初始20ml/kg快速输注(如70kg患者予1500ml/h)
合并低钠血症时改用 3%高渗盐水(血Na⁺<130mmol/L时予100ml缓慢静滴)
血钾<3.0mmol/L时予 10% KCl 10~20ml加入500ml液体微泵输注
监测与支持
持续监测核心体温(直肠或食管温度)、血压、尿量
每30分钟复查电解质,避免过度纠正导致高钠血症
转入指征
补液后血压仍低(MAP<65mmHg)
体温>40℃或出现意识障碍(警惕进展为热射病)
鉴别诊断
疾病 | 关键鉴别点 |
---|---|
热射病 | 核心体温>40℃、意识障碍(昏迷/抽搐)、凝血功能异常(PLT↓、D-二聚体↑) |
脓毒症 | 感染灶、白细胞显著升高、降钙素原(PCT)>2μg/L |
低血糖昏迷 | 血糖<3.9mmol/L,补充葡萄糖后迅速缓解 |
脑炎/脑膜炎 | 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细胞数升高 |
恶性高热 | 麻醉药物诱发、肌强直、血CK>10,000U/L |
典型病例分析
病例资料
主诉
男性,43岁,因"高温作业后头晕、呕吐3小时"于2025年7月20日14:30入急诊。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5年,口服氨氯地平5mg qd,血压控制于130~140/80mmHg
否认糖尿病、心脏病史
现病史
患者为建筑工人,当日8:00~13:00在室外温度38℃、湿度80%环境下搬运建材
工作期间饮水不足(仅饮用矿泉水500ml),13:30突感头晕乏力,呕吐胃内容物3次,非喷射状
工友送至急诊时神志清,诉头痛、肌肉酸痛,无抽搐或意识丧失
体格检查
T 38.9℃(肛温)
P 128次/分
R 24次/分
BP 85/50mmHg(平卧),站立位BP 70/40mmHg
神志清,皮肤湿冷,无瘀斑
双肺无啰音;心率齐,无杂音
腹软,无压痛;四肢肌力正常
辅助检查
项目 | 结果 |
---|---|
血常规 | WBC 12.1×10⁹/L,Hb 168g/L,Hct 52% |
电解质 | Na⁺ 132mmol/L,K⁺ 3.1mmol/L |
CK | 680U/L |
肌酐 | 102μmol/L |
凝血功能 | PT 12.5s,APTT 28s |
头颅CT | 未见异常 |
诊治经过
快速分诊
入抢救室,予心电监护,建立双静脉通路
降温与复苏
冷水喷洒+风扇降温,目标体温<37.5℃
0.9%氯化钠注射液 1500ml快速输注(30分钟内),继以500ml/h维持
10% KCl 15ml加入500ml盐水微泵输注(补钾速度≤20mmol/h)
疗效评估(1小时后)
BP升至105/65mmHg,P 92次/分,肛温37.6℃
尿量恢复至50ml/h,复查K⁺ 3.6mmol/L
留观与出院
继续补液24小时(总量3500ml),口服补液盐维持
24小时后电解质正常,CK降至280U/L,痊愈出院
经验总结
高温作业+脱水表现+血流动力学不稳,但意识清晰,排除热射病
直立性低血压是容量不足的敏感指标
液体复苏首选等渗晶体液,速度遵循"先快后稳"原则(首小时>30ml/kg)
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加重肾损伤)
高温作业时每小时饮水500~1000ml(含0.1%电解质)
出现头晕、恶心时立即停止工作并降温
重要参考文献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核心依据)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9版)》(热相关疾病分型)
劳力型热射病合并迟发性脾破裂病例(辅助鉴别诊断)
注:本病例为符合指南标准的典型热衰竭案例,治疗方案严格遵循2025版中国指南推荐,用药剂量及监测指标均来自临床实践规范。
标签: 热衰竭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