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海无涯

2025年《蘑菇中毒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核心内容

admin 2 0

2025年《蘑菇中毒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核心内容

2025年《蘑菇中毒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核心内容

结合最新临床实践与中外指南更新,按急诊救治流程梳理

                    重点标注用药方案及关键更新点                

共识背景与流行病学特征

背景:我国毒蘑菇超660种(云南占300+种),剧毒种类20余种;鹅膏肽类中毒占死亡病例90%以上,混合中毒(如鹅膏+亚稀褶红菇)死亡率达42.3%。

更新目的:取代2019版共识,纳入毒素检测技术(HPLC-MS/MS)、新型解毒剂(水飞蓟宾)、血液净化策略优化等进展,降低病死率。

毒素分类与中毒机制

毒素类型代表菌种核心机制靶器官
鹅膏肽类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抑制RNA聚合酶Ⅱ → mRNA转录阻断 → 肝细胞坏死肝脏
环丙-2-烯羧酸亚稀褶红菇破坏肌细胞膜 → 横纹肌溶解 → 肌红蛋白尿性肾损伤肌肉、肾脏
奥来毒素丝膜菌属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肾脏
神经精神毒素裸盖菇属激活5-HT₂A受体 → 幻觉、谵妄中枢神经系统
胃肠炎毒素青褶伞属直接刺激胃肠道黏膜消化道

关键更新:鹅膏毒肽肠道吸收率35%,80%经肾排泄,胆汁排泄<20%;假愈期是肝毒性毒素的典型特征,但肌溶解毒素可无假愈期。>

临床表现分期与分型

肝损伤型(鹅膏肽类)

潜伏期

6–24小时(平均12小时)

胃肠炎期

呕吐、水样泻、脱水(6–24小时)

假愈期

症状缓解,但ALT/AST持续升高(24–72小时)

肝衰竭期

黄疸、凝血障碍(PTA<40%)、肝性脑病(72–96小时)<>

横纹肌溶解型(亚稀褶红菇)

肌痛、茶色尿、CK>5000 U/L → 急性肾损伤(少尿、肌酐↑)

神经精神型

毒蕈碱样

流涎、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阿托品可拮抗)

致幻型

视幻觉、行为异常(裸盖菇素)

肾衰竭型(奥来毒素)

迟发性少尿(3–14天),肌酐进行性升高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确诊依据

  • 毒素检测:血清/尿液HPLC-MS/MS检出鹅膏毒肽(金标准)

  • 分子鉴定:蘑菇样本ITS基因序列分析

临床诊断(符合2项及以上)

  • 野生蘑菇食用史 + 家庭聚集发病

  • 潜伏期>6小时 + 假愈期表现

  • 肝酶升高(ALT>1000 U/L)伴胆酶分离或CK>5000 U/L

鉴别诊断重点

                       急性胃肠炎(无假愈期及肝酶异常)                                                                病毒性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                                                                农药中毒(胆碱酯酶↓)                    

急诊救治方案(分型处理)

(一)基础治疗(所有类型均需)

胃肠去污

  • 6小时内:洗胃 + 活性炭(首剂1 g/kg,后0.5 g/kg q4–6h × 72小时)

  • 导泻: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2000 mL口服/胃管注入

血流动力学支持

  • 晶体液复苏(乳酸林格液),维持尿量>100 mL/h

  • 横纹肌溶解型:碱化尿液(5%碳酸氢钠125–250 mL静滴,尿pH>7.0)

(二)特异性解毒方案

中毒类型一线药物剂量与用法证据等级
鹅膏肽类水飞蓟宾负荷量:30 mg/kg静注;维持量:20 mg/kg/d 分4次静注(首剂后6小时开始)ⅠA

N-乙酰半胱氨酸(NAC)150 mg/kg静滴(4小时)→ 50 mg/kg q4h × 16小时ⅡB
横纹肌溶解型碳酸氢钠250 mL静滴,维持尿pH 7.0–7.5ⅡC
毒蕈碱样症状阿托品0.5–1 mg静注,至瞳孔轻度扩大(警惕阿托品中毒!)ⅠB

关键更新:
                                   1. 水飞蓟宾取代青霉素G作为肝损伤型一线用药(无证据支持青霉素有效性)
                                   2. NAC联合水飞蓟宾可降低肝衰竭病死率(OR 0.39, 95%CI 0.21–0.72)

(三)血液净化指征与模式选择

适应症推荐模式参数设置疗程
肝衰竭(INR>2.0)MARS + PEPE:40–60 mL/kg血浆置换隔日1次 × 3次
横纹肌溶解(CK>10,000 U/L)CVVHDF血流速200–300 mL/min,超滤率35 mL/kg/h持续72小时
急性肾损伤(肌酐>442 μmol/L)CVVHDF同上至肾功能恢复

(四)肝移植评估标准

符合以下任一项即启动肝移植评估:

  • MELD评分 ≥ 25分

  • III期以上肝性脑病

  • PTA<20%>300 μmol/L

典型病例复盘(肝衰合并肌溶解)

病例资料

  • 主诉:男,26岁,食用自采蘑菇后8小时呕吐,4小时无尿、肌痛

  • 流行病学:混合食用灰花纹鹅膏+裂皮鹅膏(浙江海宁病例)

关键病程

6h

呕吐、腹泻 → 补液后缓解(假愈期)

24h

茶色尿、CK 62,500 U/L、ALT 1820 U/L、PTA 28%

诊断:急性肝衰竭(鹅膏肽)+ 横纹肌溶解(亚稀褶红菇毒素)

救治流程

0–2h

气管插管(GCS 8分) + 活性炭50g胃管注入 + 碳酸氢钠250 mL

2–24h

  • 水飞蓟宾35 mg/kg静注 → 25 mg/kg q6h

  • NAC 150 mg/kg静滴 → 50 mg/kg q4h

  • CVVHDF(置换液2000 mL/h)

并发症处理

  • 肝性脑病:乳果糖30 mL q8h胃管 + 利福昔明550 mg bid

  • DIC:新鲜冰冻血浆600 mL + 凝血酶原复合物2000 IU

转归:第5日尿量恢复,第14日PTA升至65%出院

预防与公共卫生策略

高危人群教育

  • 民间鉴别法(颜色、生虫、银器验毒)均不可靠!

  • 强调"三不原则":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不明野生菌

临床预警

  • 食用野生菌后6小时内任何症状均需留观

  • 假愈期是肝衰竭前最后干预窗口(务必监测ALT/CK/尿量)

样本留存

呕吐物/剩余蘑菇冷藏保存 → 送疾控中心ITS测序鉴定

共识核心提示:混合中毒比例上升(2025年占37.6%),需警惕肝+肾+肌溶解多器官损伤。

权威依据

  • 主要框架:2025《蘑菇中毒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计划书

  • 鹅膏毒素机制:2025《中国含鹅膏毒肽蘑菇中毒专家共识》

  • 流行病学数据:中国CDC周报(2025)

  • 临床案例:浙江海宁混合中毒病例(2025)



标签: 蘑菇中毒

上一个腹腔干动脉夹层(CAD)诊疗指南与病例分析

下一个当前已是最新一个了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