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诊疗要点与危重病例分析
基于最新中外指南及急诊临床实践的系统阐述
AOSC综合诊疗
病因与发病机制
核心机制:胆管梗阻(结石占88.9%、肿瘤11.1%)→ 胆汁淤积 → 细菌繁殖(大肠杆菌、肠球菌、厌氧菌为主)→ 胆管内压 >25 cmH₂O → 细菌/毒素入血 → 脓毒症、MODS。
高危因素:胆石症、糖尿病、胆道手术史、长期饮酒。
临床表现
典型三联征:右上腹剧痛(100%)、高热寒战(>39℃)、黄疸(>90%)。
重症标志(Reynolds五联征):三联征 + 休克(收缩压<90mmhg)>
体征:右上腹压痛、肌紧张,肝区叩痛。
诊断标准(TG18/TG25指南)
必备条件:胆管梗阻证据(影像学) + 全身炎症反应(WBC >12×10⁹/L、CRP升高)。
确诊条件:
胆汁脓性改变
血培养阳性
符合Reynolds五联征
鉴别诊断
疾病 | 鉴别要点 |
---|---|
急性胆囊炎 | Murphy征阳性,超声示胆囊肿大、壁增厚,胆管无扩张 |
急性胰腺炎 | 血淀粉酶 >3倍上限,CT示胰腺坏死 |
肝脓肿 | 超声/CT示肝内液性暗区,穿刺有脓液 |
消化道穿孔 | 膈下游离气体,板状腹 |
治疗指南(2025中外共识)
早期复苏(黄金1小时)
液体复苏:晶体液30ml/kg快速输注(如生理盐水1500ml/1h)
升压药:去甲肾上腺素0.1-0.3μg/kg/min维持MAP≥65mmHg
呼吸支持:SpO₂
<92%时机械通气<>
抗感染治疗
社区获得性: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q6h iv + 甲硝唑500mg q8h iv
院内/支架相关:美罗培南1g q8h iv + 万古霉素15mg/kg q12h iv(覆盖VRE用利奈唑胺600mg q12h)
胆道减压(24小时内)
首选ERCP:鼻胆管引流(ENBD)或支架置入,成功率 >94%
禁忌时替代:PTB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或手术引流(T管引流)
AOSC危重抢救病例分析
病例资料
基本信息
男,68岁,既往胆石症10年、糖尿病5年。
主诉
右上腹绞痛3天,高热、意识模糊6小时。
现病史
3天前饮酒后突发右上腹绞痛,伴呕吐;6小时前寒战高热(40.2℃),尿色深黄,烦躁后嗜睡。
查体
BP 78/45mmHg,HR 130次/分,SpO₂ 89%;意识模糊,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肌紧张、压痛(+),Murphy征(-)。
辅助检查
实验室:WBC 28×10⁹/L,PCT 38ng/ml,TBil 156μmol/L,Cr 210μmol/L;血培养:大肠杆菌ESBL(+)。
影像:腹部CT:胆总管结石(1.2cm),肝内外胆管扩张,积气征。
诊治经过
急诊抢救(0-1小时)
液体复苏:生理盐水2000ml + 羟乙基淀粉500ml(30分钟内输注)
升压药:去甲肾上腺素0.3μg/kg/min起始,MAP升至75mmHg
抗感染:美罗培南1g iv + 利奈唑胺600mg iv(ESBL及VRE高风险)
气管插管:因ARDS行机械通气(FiO₂ 60%,PEEP 10cmH₂O)
胆道减压(入院3小时)
ERCP见胆总管脓性胆汁,行乳头切开取石 + ENBD引流
胆汁培养:大肠杆菌ESBL(+)、粪肠球菌VRE(+)
术后管理
抗感染调整:美罗培南1g q8h + 利奈唑胺600mg q12h(共14天)
器官支持:CRRT(肌酐降至110μmol/L),胰岛素泵控糖
ENBD引流800ml/日脓性胆汁,第5日转清
结局
第3日意识转清,停升压药;第7日拔气管插管;第14日出院
经验总结与复盘
救治关键点复盘
黄金1小时策略:液体复苏联合早期广谱抗生素(覆盖ESBL/VRE)避免脓毒症恶化
24小时胆道减压:ERCP时机决定预后(本病例存活因3小时内完成引流)
病原导向治疗:ESBL/VRE检出后未降阶梯,维持足疗程
诊疗陷阱警示
误诊风险:易与胆囊炎混淆,但CT胆管积气征是AOSC特异性表现
抗感染误区:社区发病但合并糖尿病/胆道病史,需按院内感染方案用药
最新指南推荐
抗生素降级时机:引流后体温/WBC正常、PCT
<0.5ng>日间ERCP管理:稳定后二期取石可转为日间手术(如共识2025版)
本病例印证:早期ERCP引流是AOSC救治核心,结合病原精准抗感染可逆转MODS。急诊医师需牢记"1小时复苏+24小时减压"原则,动态评估梗阻与感染指标。
标签: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