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综合解析与危重病例分析
基于2025年瑞典国家指南及中国《急性阑尾炎诊断标准》修订
一、急性阑尾炎综合解析
病因机制
核心病因:阑尾管腔阻塞(占90%以上)
粪石嵌顿(40%-60%)
淋巴滤泡增生(青少年常见)
异物、肿瘤或寄生虫(如蛔虫)
继发感染
梗阻后腔内压力升高→阑尾壁缺血、坏死
肠道菌群(大肠杆菌、厌氧菌)侵入黏膜→化脓性感染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
转移性右下腹痛(首发上腹/脐周,6-8小时固定于麦氏点)
恶心、呕吐(反射性,呕吐物为胃液)
低热(
<38.5℃),穿孔后可出现高热<>
体征
右下腹固定压痛(麦氏点最常见)
反跳痛、肌紧张(提示腹膜刺激征)
Rovsing征(左下腹加压引发右下腹痛)、闭孔肌试验阳性
诊疗指南
诊断流程
临床评估
Alvarado评分≥7分高度怀疑(敏感性81%)
实验室检查
WBC >10×10⁹/L、中性粒细胞>75%、CRP >50mg/L
影像学
- 超声(首选,特异性90%)→ 阑尾直径>6mm、壁厚>2mm
- CT(复杂性阑尾炎疑似者):阑尾周围脂肪条索、游离气体
治疗原则
手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金标准,发病72小时内)
抗生素
- 非穿孔性:头孢噻肟2g iv q8h + 甲硝唑0.5g iv q8h(疗程≤24h)
- 穿孔/脓肿:美罗培南1g iv q8h(需覆盖G⁻菌和厌氧菌)
鉴别诊断
类别 | 疾病举例 | 关键鉴别点 |
---|---|---|
外科急腹症 | 胃穿孔、胆囊炎 | 板状腹(穿孔)、Murphy征阳性(胆囊炎) |
泌尿系统 | 右侧输尿管结石 | 绞痛放射至会阴、尿常规RBC↑ |
妇科急症 | 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 | β-hCG阳性、盆腔超声异常 |
内科疾病 | 胃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 | 腹泻为主、儿童多见 |
二、急性阑尾炎危重抢救病例分析
病例资料
既往史
男性,68岁,糖尿病10年(口服二甲双胍0.5g bid),高血压5年(氨氯地平5mg qd)
主诉
全腹痛3天,高热伴意识模糊6小时
现病史
3天前上腹痛,自服"胃药"无效→疼痛扩散至全腹
6小时前体温39.8℃,谵妄、尿量
<30ml>无呕吐、腹泻
诊治经过
初始评估(急诊科)
查体
BP 70/40mmHg,HR 140次/分,SpO₂ 88%(未吸氧)
全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右下腹显著),肠鸣音消失
实验室
WBC 24×10⁹/L,CRP 220mg/L,乳酸8.5mmol/L,肌酐256μmol/L
CT
阑尾穿孔伴游离气体,盆腔及右结肠旁沟积液
诊断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穿孔
脓毒性休克、急性肾损伤(AKI 3期)、MODS(呼吸、循环、肾脏)
抢救措施
容量复苏
30分钟内快速输注晶体液1500ml(乳酸林格氏液)
后续补液速度根据CVP(目标8-12mmHg)及尿量调整
血管活性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0.3μg/kg/min起始,滴定至MAP≥65mmHg
抗感染
美罗培南(耐药高风险)2g iv q8h + 万古霉素1.5g iv q12h(覆盖MRSA)
首次抗生素在入科1小时内给予
器官支持
机械通气(PEEP 10cmH₂O,FiO₂ 60%)
CRRT(乳酸>4mmol/L合并AKI)
急诊手术
抗休克2小时后行剖腹探查→阑尾切除+腹腔灌洗+引流
术中见阑尾坏疽穿孔,腹腔脓液500ml(培养:大肠杆菌ESBL+)
关键复盘节点
延误诊断教训
老年患者痛觉迟钝,腹痛症状不典型→需早期影像学筛查(尤其糖尿病患者)
抗生素选择优化
社区获得性穿孔性阑尾炎:ESBL风险高地区首选碳青霉烯类(如美罗培南)
目标降阶梯:术后48小时血象下降后改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q8h
术后管理
持续CRRT至乳酸
<2mmol>胰岛素控制血糖(目标8-10mmol/L)
美罗培南总疗程7天(术后5天)
结局与经验总结
预后
ICU住院10天,总住院21天出院,遗留轻度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45ml/min)
核心经验
老年不典型阑尾炎
即使无转移痛,出现全身炎症反应(CRP>100mg/L)+不明原因腹痛→立即CT
脓毒性休克管理
"1小时集束化治疗"达标率决定生存率(本例因基层延误,病死率升至40%)
抗菌药物精准化
穿孔性阑尾炎需覆盖ESBL和厌氧菌,术后根据培养降阶梯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