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晕厥综合处理指南
基于《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及最新诊疗规范
最新指南概述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
首次将热晕厥归类为中度热相关疾病
强调其与热射病的连续性关系
晕厥通用诊疗框架
参考国家卫健委《急危重伤病诊疗规范》
2025年医学课件《晕厥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摘要》
晕厥分类与诊断要点
类型 | 占比 | 核心机制 | 诱因/特点 |
---|---|---|---|
血管迷走性晕厥 | 30-40% | 血管扩张+心动过缓 | 久站、疼痛、情绪刺激 |
直立性低血压晕厥 | 20-30% | 自主神经调节障碍 | 体位改变、降压药使用 |
心源性晕厥 | 10-15% | 心律失常/心脏排血受阻 | 心悸、胸痛、猝死家族史 |
热晕厥(新版新增) | 5-10% | 高温环境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 | 高温暴露、脱水 |
诊断流程
即刻评估
生命体征(BP、HR、SpO₂)、血糖、心电图
病史采集
诱因(如体位、环境)、前驱症状(头晕、出汗)、用药史(降压药、利尿剂)
辅助检查
卧位-立位血压试验、颈动脉窦按摩(心源性排除后)、超声心动图(疑似结构性心脏病)
急诊处理流程
1 现场急救(黄金5分钟)
平卧+抬高下肢(头低脚高位),增加脑血流
解除环境诱因:转移至通风处(热晕厥需脱衣+冷水浸泡降温)
刺激促醒:按压合谷穴或人中穴(疼痛刺激)
气道保护:呕吐时侧卧防误吸,清理口腔
2 院内处理
基础治疗
补液:首选生理盐水(0.9% NaCl),避免葡萄糖(除非低血糖)
输注方案:500~1000ml快速静滴(15~20ml/kg/h),后续根据血压调整
纠正低血糖
50%葡萄糖40ml静推(成人),继以5%~10%葡萄糖维持
具体用药方案(急诊科重点)
血管迷走性/直立性低血压晕厥
药物 | 剂量与用法 | 输注方案(50kg成人) | 注意事项 |
---|---|---|---|
盐酸米多君 | 2.5~5mg口服,每日3次 | — | 收缩血管,禁忌心衰、高血压 |
阿托品 | 0.5~1mg IV,必要时重复 | 静推(缓推>2min) | 心动过缓时使用 |
麻黄碱 | 5~10mg IV或IM | 静推(缓推) | 监测血压,防心律失常 |
心源性晕厥
快速心律失常(如室速)
胺碘酮:首剂150mg(3mg/kg)稀释于5%葡萄糖20ml,10min内静推
维持剂量:900mg + 5%葡萄糖500ml,初始1mg/min微泵输注(6ml/h),6h后减至0.5mg/min(3ml/h)
心动过缓/传导阻滞
阿托品:0.5mg IV,每3~5分钟重复(最大剂量3mg)
异丙肾上腺素:1mg + 5%葡萄糖500ml,起始5μg/min(1.5ml/h),调整至目标心率
热晕厥(热相关疾病)
快速降温
冷水浸泡(4℃~10℃)至核心体温<39℃(30min内)<>
补液方案
生理盐水:首剂20ml/kg(50kg≈1000ml)快速输注(30min内),目标尿量≥0.5ml/kg/h
电解质纠正:血钠<130mmol>3%高渗盐水100ml慢速输注(>30min)
特殊场景用药
咳嗽性晕厥
可待因:15~30mg口服,每日3次(最大剂量180mg/日)
沙丁胺醇雾化:2.5mg + 生理盐水2ml,每日3~4次(支气管痉挛诱发时)
颈动脉窦综合征
硫酸阿托品:0.5mg IV 或 麻黄碱 10mg IM,无效时植入起搏器
低血糖晕厥
50%葡萄糖40ml IV(>3min),继以10%葡萄糖500ml静滴(维持血糖8~10mmol/L)
预防与随访
非药物干预
增加盐摄入(6~10g/日)
加压袜
体位训练
药物预防
氟氢可的松(盐皮质激素):0.1~0.2mg/日口服,用于反复直立性低血压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25mg Bid,减少血管迷走性晕厥复发
随访建议
心源性晕厥
24h内心内科会诊
不明原因晕厥
安排倾斜试验或长程心电监测
关键用药注意事项
输注液选择
绝大多数晕厥补液首选生理盐水(晶体液扩容快)
仅低血糖或能量补充时用葡萄糖(避免加重低渗)
微泵输注速算(以50kg体重为例)
胺碘酮维持量:1mg/min = (900mg÷500ml)×1mg/min = 1.8mg/ml → 1mg/min需0.56ml/min → 33.6ml/h(初始剂量)
提示:急诊科需使用智能输液泵(如设定μg/kg/min),避免计算错误
禁忌证
心源性晕厥禁用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
老年患者慎用麻黄碱(诱发房颤风险)
指南总结
2025版指南强调快速病因鉴别与个体化干预,尤其重视热晕厥与心源性晕厥的危重症识别。
急诊医师需掌握关键药物剂量、输注速度及液体选择,同时结合智能泵系统确保精准给药。
标签: 晕厥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