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中毒机制、临床表现及诊疗指南
全面解析有机磷中毒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与最新诊疗方案
一、有机磷中毒机制、临床表现及诊疗指南
1. 中毒机制
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乐果、甲胺磷)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导致乙酰胆碱(ACh)在突触间隙蓄积,持续刺激胆碱能受体,诱发神经功能紊乱:
毒蕈碱样(M样)作用
过度刺激副交感神经末梢受体,引起腺体分泌亢进、平滑肌收缩。
烟碱样(N样)作用
持续激动神经肌肉接头受体,导致肌纤维震颤、肌无力,甚至呼吸肌麻痹。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ACh蓄积引发头痛、昏迷、呼吸中枢抑制。
2. 临床表现
症状类型 | 具体表现 |
---|---|
毒蕈碱样症状 | 针尖样瞳孔、流涎、多汗、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肺水肿)、呕吐、腹泻 |
烟碱样症状 | 肌束震颤(眼皮跳、手指抖→全身抽搐)、肌力下降、呼吸肌麻痹 |
中枢神经症状 | 烦躁→昏迷、抽搐、脑水肿、呼吸循环衰竭 |
特殊并发症 | 反跳现象(2-7天症状复发)、中间综合征(1-4天呼吸肌麻痹) |
3. 诊疗指南
(1) 农药规格与中毒剂量
农药名称 | 毒性分级 | 成人口服致死量 | 中毒剂量参考 |
---|---|---|---|
甲拌磷 | 高毒 | 约10-30 mg/kg | 轻度:0.1-0.5g;重度:>0.5g |
敌敌畏 | 中等毒 | 约50-100 mg/kg | 轻度:0.5-2g;重度:>2g |
乐果 | 中等毒 | 约150-200 mg/kg | 轻度:2-5g;重度:>5g |
毒死蜱 | 中等毒 | LD₅₀ 82 mg/kg | 残留超标致慢性中毒,急性少见 |
注:皮肤接触中毒剂量通常为口服剂量的10倍以上。
(2) 血液净化指征与方式选择
指征:
重度中毒(胆碱酯酶活性
<30%)<>合并呼吸衰竭、循环衰竭
常规治疗无效或毒物持续吸收(如口服大量农药后)
合并肝肾功能障碍
首选方式:血液灌流(HP)
原理:吸附血液中游离有机磷分子,尤其对脂溶性农药(如乐果)清除率高。
时机:中毒后24小时内进行,严重者需连续2-3次。
替代方案:血液透析(HD)联合HP
用于合并急性肾损伤或水电解质紊乱者。
二、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抢救病例
病例资料
(一)基本信息
姓名:张XX
性别:男
年龄:42岁
职业:农民
主诉:口服敌敌畏约100ml后意识不清1小时
既往史:抑郁症病史,否认肝肾疾病
(二)现病史
中毒经过:患者与家人争吵后口服敌敌畏(浓度77.5%)约100ml,被家属发现时已口吐白沫、四肢抽搐,随即昏迷。
院前处理:
立即刺激咽喉催吐,吐出少量白色泡沫液体
送至当地诊所洗胃(清水2000ml),后转诊上级医院
(三)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
BP:80/50mmHg
HR:45次/分(窦缓)
R:8次/分(浅慢)
SpO₂:82%(未吸氧)
中毒体征
针尖样瞳孔(直径1mm)、全身大汗、口鼻大量白色泡沫分泌物
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压眶无反应
双肺满布湿啰音,四肢肌束震颤
辅助检查
胆碱酯酶活性:18%(重度抑制)
动脉血气:pH 7.18,PaO₂ 52mmHg,PaCO₂ 65mmHg(Ⅱ型呼衰)
血生化:ALT 68U/L,Cr 140μmol/L
(四)诊治经过
1. 紧急处置(0-30分钟)
① 气道管理
立即气管插管(导管ID 7.5mm),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PCV,FiO₂ 100%,PEEP 10cmH₂O)
吸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肺水肿)
② 解毒剂应用
长托宁(戊乙奎醚):首剂6mg肌注(重度中毒标准)
氯解磷定:1.5g静注,随后1g/h持续静脉泵入
③ 洗胃与导泻
生理盐水洗胃至澄清(总量15L)
胃管内注入20%甘露醇250ml导泻
2. 血液净化(第2小时)
指征:胆碱酯酶活性
<30%+呼吸衰竭+急性肾损伤<>方案:血液灌流(HA230树脂灌流器)2.5小时,血流速150ml/min
3. 综合支持治疗(24小时内)
补液与循环支持
快速输注林格液1000ml+5%碳酸氢钠250ml纠正休克及酸中毒
多巴胺10μg/kg/min维持血压
抗肺水肿
呋塞米40mg静推
白蛋白10g静脉滴注
长托宁调整
首剂后每30分钟评估"长托宁化"(口干、皮肤干燥、肺部啰音减少)
追加剂量:每次2mg,共3次(总量12mg)
4. 并发症防治
反跳监测
胆碱酯酶活性每6小时检测(24小时后升至35%)
中间综合征预警
第3天出现抬头无力、血氧下降→立即增加呼吸机支持力度
维持机械通气7天,直至肌力恢复
(五)转归
第5天神志转清,第10天脱机,第14天胆碱酯酶恢复至65%,出院。
三、经验总结(基于最新指南与临床实践)
1. 气管插管时机与要点
绝对指征:
呼吸频率
<10次>Glasgow评分≤8分伴气道分泌物潴留
操作关键:
预给氧采用100% FiO₂
避免使用琥珀胆碱(加重肌颤),可用罗库溴铵替代
2. 解毒剂的精准化应用
药物 | 用法 | 监测要点 |
---|---|---|
长托宁 | 首剂:轻度1-2mg,中度2-4mg,重度4-6mg肌注;45分钟后追加首剂半量 | 以"口干、皮肤干燥"为金标准,避免心动过速 |
氯解磷定 | 首剂:轻度0.5-0.75g,中度0.75-1.5g,重度1.5-2.5g静注;后0.5g/h维持 | 48小时内使用,超时无效 |
改良方案:长托宁首剂减量(重度4mg),小剂量多次追加(2mg/次),可降低谵妄风险。
3. 血液净化的决策优化
最佳时机:中毒后4-12小时内启动(毒物吸收峰值期)
灌流器选择:HA型树脂罐(吸附分子量5k-40k Da的有机磷)
停止指征:胆碱酯酶活性>50%或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4. 并发症防控关键
反跳现象
解毒剂减量需缓慢(阿托品/长托宁每日递减10%)
监测胆碱酯酶活性"先升后降"趋势
中间综合征(IMS)
重点关注中毒后1-4天颈屈肌、呼吸肌力量
备好呼吸机,膈肌麻痹时立即插管
最新循证:
长托宁改良方案(首剂减量+动态调整)较传统阿托品方案,可缩短胆碱酯酶恢复时间3.2小时,降低心动过速发生率37%。
参考资料:中国《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GBZ 76-2024;《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治专家共识》
标签: 有机磷中毒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