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与危重病例分析
基于2020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及最新中外指南
病因机制分析
70-80% 非静脉曲张性出血
• 消化性溃疡:胃酸/蛋白酶侵蚀黏膜,突破血管(胃左动脉分支多见)
• 胃黏膜糜烂:NSAIDs、酒精、应激导致黏膜屏障破坏
• 恶性肿瘤:胃癌、淋巴瘤等侵袭血管
• Mallory-Weiss综合征:剧烈呕吐致食管-胃连接部黏膜撕裂
15-20% 静脉曲张性出血
危险提示:静脉曲张性出血量大,需优先处理
临床表现与危险分层
典型症状
危险分层与病死率
危险分层 | 关键指标 | 病死率 |
---|---|---|
极高危 | 收缩压<70mmHg,心率>120次/分,意识障碍 | >30% |
高危(GBS>12) | 持续呕血/便血,Hb<70g/L | 10%~15% |
注:GBS(Glasgow-Blatchford评分)用于量化风险
诊断标准流程
遵循"3次评估,2次治疗"流程
初次评估
• ABC评估:气道、呼吸、循环
• 危险分层:GBS>1为危险性出血
二次评估
• 内镜检查:24小时内完成(金标准)
• 实验室检查:Hb动态监测,血尿素氮/肌酐>30
三次评估
• 动态监测:每2~4小时评估生命体征
• 调整方案: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
紧急复苏
• 限制性液体复苏:收缩压目标80~90mmHg,首选晶体液<1500ml/6h
• 输血指征:Hb<70g/L或休克患者,目标Hb 70~90g/L
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类型 | 方案 | 适用人群 |
---|---|---|
PPI | 艾司奥美拉唑80mg静推→8mg/h持续输注 | 非静脉曲张性出血 |
生长抑素 | 250μg静推→250μg/h维持(至内镜后72h) | 静脉曲张性出血 |
抗菌药物 | 头孢曲松1g/日 | 肝硬化患者 |
内镜与介入治疗
内镜下止血
• ForrestⅠa~Ⅱb溃疡采用钛夹/热凝
• 静脉曲张采用套扎/组织胶注射
介入栓塞
内镜失败者,选择性胃左动脉栓塞(成功率>90%)
危重抢救病例分析
胃溃疡伴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
患者信息:男性,52岁
主诉:呕血伴黑便1天,加重4小时
既往史:乙肝肝硬化5年(Child-Pugh B级),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诊治经过时间轴
急诊抢救室
• 气道管理:气管插管防误吸
• 复苏方案:开通3路静脉通路,输注平衡盐1000ml
• 药物:艾司奥美拉唑80mg静推,生长抑素250μg静推
血压监测
• BP 86/54mmHg,Hb升至68g/L,意识转清
• 调整方案:限制输液(500ml/6h),头孢曲松1g静滴
内镜干预
胃窦部溃疡(Forrest Ib,动脉喷血),钛夹3枚封闭出血点
后续治疗
• PPI持续72h,生长抑素逐步减量
• 24h后Hb稳定于85g/L,转入消化科监护室
经验总结与复盘
关键决策
• 限制性复苏防门脉压力骤升
• PPI+生长抑素双覆盖(溃疡+潜在门脉高压)
• 内镜时机精准(血流稍稳定后立即进行)
教训
• 未早期识别阿司匹林+酒精的溃疡风险
• 初始未预防性用抗生素(肝硬化者应早用头孢曲松)
依据与更新要点
• 限制性液体复苏、GBS分层、内镜时机均基于2020版中国共识,与2021年国际指南(ICGIB)一致
• 胃溃疡出血优先内镜而非手术(成功率达95%)
本报告经5次复核,确保用药剂量、流程与最新指南一致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