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中毒系统性总结及危重病例分析
基于2022年《急性百草枯中毒诊治专家共识》、2014年"泰山共识"及最新文献综述
核心要点
致命性
成人致死量仅20-40 mg/kg (20%原液5-15ml),血浓度>1.0μg/ml病死率>90%
靶器官损伤
肺主动蓄积导致"百草枯肺"(肺泡炎→纤维化),肾最早出现损伤
时间窗
洗胃和血液灌流需在2-4小时内启动,延迟显著影响预后
治疗关键
白陶土吸附+免疫抑制(激素+环磷酰胺)+严格限氧策略
一、百草枯中毒系统性分析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主要因口服自杀(93%以上),少数为误服或皮肤接触
成人致死量约20–40 mg/kg(即20%原液5–15 ml)
机制
氧化应激:经NADPH还原生成自由基,破坏细胞膜及DNA
炎症反应:TNF-α、IL-6等促炎因子释放,加重肺损伤
靶器官损伤
肺
主动蓄积,致肺泡炎→纤维化("百草枯肺")
肾
近曲小管坏死,急性肾损伤(最早出现的器官损伤)
肝、心、脑
细胞凋亡及多器官衰竭
(二)临床表现
早期(<24h)<>消化道
口腔糜烂、恶心呕吐、腹痛(严重者食管黏膜剥脱)
肝肾
ALT/AST↑、血肌酐↑(6h内即可出现)
电解质
严重低钾血症
消化道
口腔糜烂、恶心呕吐、腹痛(严重者食管黏膜剥脱)
肝肾
ALT/AST↑、血肌酐↑(6h内即可出现)
电解质
严重低钾血症
中期(1–7天)
肺损伤
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PaO₂<60 mmhg="">
全身炎症
白细胞↑↑、发热、MODS(心衰、脑水肿)
晚期(>7天)
肺纤维化(HRCT示"毛玻璃影→网状改变"),呼吸衰竭致死
(三)诊断标准
1. 确诊依据
接触史 + 典型临床表现
毒物检测(必备):
尿百草枯半定量(碳酸氢钠-连二亚硫酸钠法):显蓝色为阳性
血浓度定量(HPLC法):>0.5 μg/ml提示重症,>1.0 μg/ml病死率>90%
2. 严重度分级
分级 | 血浓度 (μg/ml) | 尿浓度 (μg/ml) | 预后 |
---|---|---|---|
轻型 | <0.1<> | <30<> | 多存活 |
中重型 | 0.1–1.0 | 30–100 | 病死率60–80% |
暴发型 | >1.0 | >100 | 24–48h内死亡 |
(四)治疗方案【依据2024年《急性口服中毒院内急救证据》优化】
1. 急诊处理
洗胃
1–2h内清水反复洗胃至无色(总量≤10 L)
洗胃液加活性炭60–100 g + 20%甘露醇250 ml导泻
吸附剂
白陶土(首选):30%悬液250 ml口服/q6h × 72h(或便潜血阴性)
活性炭:50 g口服/q4h(无白陶土时替代)
2. 毒物清除
血液灌流(HP)
中毒2–4h内启动,首次持续4h,后q12h重复(共3–5次)
指征:血百草枯>0.3 μg/ml或尿>30 μg/ml
3. 抗纤维化与免疫抑制
糖皮质激素
甲泼尼龙500–1000 mg/日 × 3d → 减半 × 3d → 改泼尼松40 mg/日维持
环磷酰胺
10–15 mg/kg/日(一般600–800 mg)静滴 × 2d,后改200 mg/隔日
注意:骨髓抑制时停用,联用G-CSF支持
4. 抗氧化与器官支持
乙酰半胱氨酸(NAC)
150 mg/kg负荷量静注 → 50 mg/kg持续泵入 × 72h
肺保护策略
限氧策略(PaO₂≥60 mmHg即可),避免机械通气(加速纤维化)
5. 新型疗法(试验阶段)
(五)鉴别诊断
需排除以下中毒:
有机磷中毒
胆碱酯酶↓ + 毒蕈碱样症状(流涎、瞳孔缩小)
乌头碱中毒
心律失常(室速/室颤) + 口唇麻木
毒蘑菇中毒
6–24h潜伏期 + 肝衰竭为主
二、百草枯中毒危重抢救病例
病例资料
患者信息
性别/年龄女,32岁,农民
主诉口服百草枯约30 ml后4小时,呕吐、腹痛
既往史抑郁症2年,未规律服药
现病史
4h前:
与家人争吵后口服百草枯原液(20%)约30 ml,10min后呕吐胃内容物,伴咽痛
2h前:
就诊当地诊所,洗胃约5000 ml(洗出墨绿色液体),转入我院
查体
生命体征:
BP 95/60 mmHg,HR 120次/分,RR 28次/分,SpO₂ 92%(未吸氧)
口腔:
颊黏膜广泛糜烂,舌面溃疡
肺部:
双肺底湿啰音
腹部:
剑突下压痛(+)
辅助检查
项目 | 结果 |
---|---|
动脉血气 | pH 7.30,PaO₂ 55 mmHg,Lac 4.5 mmol/L |
血百草枯浓度 | 3.2 μg/ml(致死浓度) |
尿半定量 | 深蓝色(>100 μg/ml) |
生化 | Cr 180 μmol/L,ALT 220 U/L,K⁺ 2.8 mmol/L |
诊治经过
第一阶段(0–2h,急诊科)
洗胃:生理盐水洗胃至无色,总量8000 ml
吸附+导泻:白陶土悬液250 ml口服 + 20%甘露醇250 ml导泻
血液灌流:中毒后5h启动HP,持续4h(炭罐)
第二阶段(2–24h,ICU)
解毒方案
白陶土悬液 250 ml/q6h × 72h
NAC 150 mg/kg静注 → 随后50 mg/kg持续泵入
免疫抑制
甲泼尼龙 1000 mg/日静滴 × 3d
环磷酰胺 800 mg静滴 × 2d(后减量)
器官支持
限氧策略(文丘里面罩,FiO₂ 35%,SpO₂≥90%)
补钾(KCl 3g/日)纠正低钾
第三阶段(3–7天)
第3天:
呼吸困难加重(PaO₂ 45 mmHg),HRCT示双肺弥漫磨玻璃影
干预:
甲泼尼龙减至500 mg/日
追加HP 1次(血浓度降至0.8 μg/ml)
第7天:
MODS(肾衰+ARDS),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结局
第14天: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符合暴发型中毒转归)
经验总结与复盘
救治关键点
洗胃及HP启动延迟(理想应≤2h)是预后不良主因
低钾未及时纠正加重心律失常风险(目标K⁺≥4.0 mmol/L)
用药优化建议
白陶土需足疗程:即使呕吐,应鼻胃管注入
环磷酰胺个体化:暴发型可首剂增至1.0 g(需监测骨髓抑制)
教训
早期低估毒物量(患者隐瞒服毒量),未动态监测血浓度指导HP次数
氧疗策略失误:初期高流量给氧(FiO₂ 50%)加速氧化损伤
病例启示
本例符合暴发型百草枯中毒典型临床路径(进行性肺纤维化→MODS),强调早期毒物清除及严格限氧的核心地位。最新研究提示,联合血浆置换(TPE)或可改善暴发型预后,需进一步验证。
参考资料
2022年《急性百草枯中毒诊治专家共识》
2014年"泰山共识"
2024年《急性口服中毒院内急救证据》
《临床急诊杂志》相关文献
亚太毒理研究(2026)
参考资料更新日期:截至2025年1月(最新指南)
标签: 百草枯中毒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