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海无涯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治要点

admin 23 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治要点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治要点

基于2025版中国专家共识与EASL指南的系统解析

               2025版指南更新

               病因与发病机制

门静脉高压核心机制

  • 肝内阻力增加:肝硬化导致肝窦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星状细胞激活,细胞外基质沉积

  • 高动力循环:一氧化氮介导的内脏血管扩张,门静脉血流量增加

  • 侧支循环开放:门静脉压力>10 mmHg时形成曲张静脉;>12 mmHg可触发破裂

失代偿期诱因

  • 感染:SBP加重炎症反应,加速肝细胞坏死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水钠潴留致腹水,升高门脉压

  • 凝血功能障碍: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亢致血小板破坏

               临床表现对比

肝细胞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表现
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移动性浊音阳性)
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脾大伴脾亢(三系减少)
凝血障碍(皮肤瘀斑、鼻衄)腹壁静脉曲张(海蛇头征)
肝性脑病(扑翼样震颤)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呕血/黑便)

               2025版诊疗指南核心推荐

                   急性出血期处理

液体复苏

  • 目标收缩压≥90mmHg

  • Hb维持70-90g/L(过度输血升高门脉压)

药物治疗

  • 生长抑素:首剂250μg静推,继以250μg/h持续泵入×3-5天

  • 特利加压素:首剂2mg静推,后每4-6小时1mg维持(肾功能不全慎用)

内镜治疗

  • 出血12-24h内行胃镜

  • 食管静脉套扎(EVL)或胃底组织胶注射

介入/手术

  • 内镜失败者:立即行TIP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 尤其Child-Pugh B/C级患者

                   二级预防(再出血预防)

  • 药物联合内镜: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普萘洛尔10-40mg bid) + EVL

  • TIPS指征:反复再出血、肝功能Child A/B级

               鉴别诊断要点

疾病关键鉴别点
消化性溃疡出血既往溃疡病史,腹痛规律性改变,内镜见溃疡面而非曲张静脉
胃癌出血慢性贫血、消瘦,胃镜见恶性溃疡,活检确诊
急性胃黏膜病变近期NSAIDs用药史或应激状态,胃镜见弥漫性黏膜糜烂
胆道出血右上腹绞痛、黄疸,伴周期性出血,ERCP/CT见胆管异常

               危重病例抢救实录

病例资料

  • 基本信息:男性,55岁,"呕血1天,黑便3次"急诊

  • 既往史:慢性乙型肝炎30年未抗病毒治疗;肝硬化5年,未规律随访;1周前因黑便行食管静脉套扎术

  • 查体:BP 85/50mmHg,HR 120次/分,意识模糊。皮肤巩膜黄染,蜘蛛痣(+),腹膨隆,移动性浊音(+),脾肋下3cm

抢救时间轴

0-30min

急诊绿色通道启动

双静脉通路,输注O型Rh阳悬浮红细胞4U + 冰冻血浆400ml;气管插管保护气道

30-60min

血流动力学支持 + 降门脉压

特利加压素首剂2mg静推→1mg q4h;生长抑素250μg静推→250μg/h泵入;头孢曲松1g q24h抗感染

2h

内镜下止血失败

胃镜见胃底静脉喷血(Lgf D1.5 Rf2),组织胶注射后仍有渗血

3-5h

TIPS术 + 曲张静脉栓塞

门-肝静脉支架(8mm×8cm)分流,门脉压降至18mmHg;弹簧圈栓塞胃底曲张静脉

术后24h

监护抗肝性脑病、抗感染

利福昔明550mg bid + 乳果糖30ml q6h(至大便2-3次/日);监测血氨/肌酐

经验总结与指南更新

抢救成功核心因素

  • MDT团队协作:急诊科-内镜室-介入科-感染科无缝衔接(绿色通道缩短至3h内TIPS)

  • 容量管理精准:Hb目标70-90g/L,避免过度扩容致再出血

2025版指南更新实践

  • 早期TIPS指征放宽:Child B/C级或HVPG>20mmHg者,首选TIPS而非二次内镜

  • 抗感染升级:肝硬化出血后感染率>35%,头孢曲松优于喹诺酮类(耐药率低)

               关键临床启示

一级预防缺失教训

  • 乙肝肝硬化需终身抗病毒(恩替卡韦/替诺福韦)

  • NSBB(卡维地洛)用于中重度曲张者

急诊预警指标

  • Hb进行性↓ + 尿素氮↑提示持续出血

  • 血氨↑预警肝性脑病需提前干预



标签: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