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脑炎诊疗指南与危重病例分析
基于最新指南及临床实践的权威解读
病因与发病机制
抗体介导的神经元损伤
抗神经元表面/突触蛋白抗体:如抗NMDAR、LGI1、GABAbR抗体,直接干扰神经递质受体功能
抗细胞内抗原抗体:如Hu、Yo,主要激活T细胞免疫,造成不可逆神经元损伤
肿瘤关联性
抗NMDAR脑炎女性患者中,卵巢畸胎瘤含表达NMDAR的神经组织,触发自身免疫反应
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
低热、头痛(NMDAR脑炎常见),少数由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诱发
核心症状
精神行为异常:幻觉、躁狂(>80%抗NMDAR脑炎首发症状)
癫痫发作:局灶性或全面性,抗癫痫药物反应差
运动障碍:口面部不自主运动、舞蹈样动作(NMDAR脑炎特征)
诊断流程
确诊标准(依据2021中国共识及国际文献)
急性起病的核心症状中≥3项
脑脊液(CSF)抗体阳性(特异性>95%)
排除感染、代谢性、中毒性脑病
辅助检查
CSF检查
淋巴细胞轻度升高,寡克隆带(+)
MRI检查
颞叶内侧T2/FLAIR高信号(边缘性脑炎)
肿瘤筛查
女性盆腔超声/CT(抗NMDAR脑炎)
治疗指南(分层免疫治疗)
一线治疗(急性期)
激素冲击
甲泼尼龙1000 mg/d静滴×3d → 500 mg/d×3d → 序贯泼尼松1 mg/kg/d口服,总疗程6个月
IVIg
0.4 g/kg/d×5d 或 1 g/kg/d×2d,重症可每2–4周重复
血浆置换(PE)
适用于抗体高滴度且血流动力学稳定者,3–5次/隔日
二线治疗(一线无效/重症)
利妥昔单抗
375 mg/m²体表面积,每周1次×4周(清除CD20⁺B细胞)
环磷酰胺
750 mg/m²静滴,每月1次(用于利妥昔单抗禁忌者)
长程维持治疗(防复发)
鉴别诊断
疾病 | 关键鉴别点 |
---|---|
病毒性脑炎 | CSF病原体PCR(+),抗体(-) |
克雅病 | 肌阵挛、周期性尖慢波EEG,PrP基因突变 |
原发性精神病 | 无意识障碍/自主神经紊乱,抗体(-) |
中毒性脑病 | 毒物接触史,对称性基底节病变 |
自身免疫性脑炎危重抢救病例
病例资料
患者信息
女,25岁,学生
主诉
发热伴言行紊乱10天,抽搐、意识障碍2天
现病史
10天前低热(37.8℃)、头痛,后出现幻听、攻击行为
2天前突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进展至昏迷伴自主呼吸减弱
急诊抢救经过
初始评估(Day 1)
急诊查体
浅昏迷,双侧病理征(+),自主呼吸浅慢(8次/分),SpO₂ 88%(未吸氧)
紧急处置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FiO₂ 40%)
丙戊酸钠静推(800 mg负荷量)→ 维持泵入(1 mg/kg/h)
辅助检查
ICU综合治疗(Day 2–7)
重症监护免疫治疗
激素冲击:甲泼尼龙1000 mg/d×3d → 500 mg/d×3d
IVIg:0.4 g/kg/d×5d(总剂量2 g/kg)
利妥昔单抗(Day 4起):375 mg/m²(体表面积1.6 m²→600mg),每周1次×4周
对症支持
呼吸支持:SIMV模式(PEEP 5 cmH₂O),监测血气
抗癫痫:左乙拉西坦1000 mg bid静滴
预防深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4000 IU qd皮下注射
病情转归
康复Day 7
自主呼吸恢复,撤机
Day 14
意识转清,可遵嘱活动
Day 30
遗留近事记忆减退,转康复科
经验总结与复盘
抢救核心要点
及早识别危重标志:中枢性低通气需立即插管,防呼吸衰竭
分层免疫治疗:重症采用"激素+IVIg+早期二线"策略(本案例Day 4启用利妥昔单抗)
长程管理:本例后续予吗替麦考酚酯1500 mg/d×1年防复发
用药关键复盘
利妥昔单抗使用时机:一线治疗72小时无效即启动(本例Day 4),显著降低死亡率
IVIg重复应用:重症者首轮后2周追加1轮(0.4 g/kg/d×2d),巩固疗效
教训:初期未筛查肿瘤,延误肿瘤切除至Day 20
总结:AE危重抢救三位一体策略
呼吸循环支持为先
及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维持氧合与循环稳定
免疫治疗阶梯推进
一线→72小时评估→二线,重症早期启用利妥昔单抗
肿瘤筛查同步进行
尤其抗NMDAR脑炎女性,需完善盆腔影像学检查
最新国际共识强调:利妥昔单抗作为二线首选可改善远期预后,儿童耐受性良好(推荐剂量同成人)
标签: 自身免疫性脑炎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