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海无涯

百草枯中毒系统诊治与危重病例分析

admin 17 0

百草枯中毒系统诊治与危重病例分析

百草枯中毒系统诊治与危重病例分析

基于最新中外指南、文献及临床实践的专业阐述

一、百草枯中毒机制、临床表现及诊疗指南

中毒机制

核心病理:百草枯(PQ)被肺泡细胞通过多胺转运体主动摄取,在肺内浓度达血浆6–10倍,引发氧化应激反应,产生活性氧(ROS),导致脂质过氧化、DNA损伤及线粒体功能障碍。

靶器官损伤:

  •                                肺:早期肺泡炎(1–3天),后期肺纤维化(2–3周)

  •                                肾:近端肾小管坏死(24–48小时急性肾损伤)

  •                                肝:线粒体损伤致肝细胞坏死

农药规格与剂量

商品浓度20%–30% 水溶液(常添加警戒色、催吐剂)
致死剂量成人20%溶液 ≥15–20mL(纯百草枯≥40mg/kg)
中毒分型
  • 轻度:

    <10ml<>
  • 中度:10–30mL

  • 重度:>30mL

临床表现

急性期(<24h)<>
  •                            消化道:口腔黏膜糜烂、呕血、胰腺炎

  •                            肾损伤:少尿、血肌酐↑

  •                            肝损伤:转氨酶↑、黄疸

亚急性期(3–14天)

  •                            进行性呼吸困难:肺纤维化标志

  •                            顽固性低氧血症:PaO₂/FiO₂

    <300mmhg<>

毒物清除

紧急处理:

  • 口服中毒:立即活性炭50g + 山梨醇导泻(禁用催吐防穿孔)

  • 皮肤污染:流动水冲洗 ≥15分钟

血液净化指征: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

  • 摄入量 >10mL 20%溶液

  • 服毒后

    <4小时<>
  • SIPP评分 >10

  • 进行性多器官功能障碍

注:SIPP评分(百草枯中毒严重指数)= 血浆PQ浓度(mg/L)× 服毒至就诊时间(h),>10提示高死亡风险。

血液净化方式选择

方式适用场景证据等级
血液灌流(HP)首选!服毒4小时内启动,清除游离PQ(清除率111mL/min)Ⅰ类推荐
HP+CVVH合并急性肾损伤/MODS时联用,清除炎症介质Ⅱa类推荐
血浆置换仅用于HP不可及且合并肝衰竭Ⅲ类推荐

操作要点:

  • HP首次持续2–4小时,24小时内重复2–3次(间隔4–6小时)

  • 抗凝方案:局部枸橼酸抗凝(出血风险低)

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用法与剂量机制
环磷酰胺15mg/kg/d ×2天,后减半 ×5天抑制肺纤维化
甲泼尼龙负荷量1g/d ×3天,后0.5g/d ×5天,渐减量抗炎、抑制肺泡渗出
乙酰半胱氨酸150mg/kg静滴(首剂),后50mg/kg q6h抗氧化
乌司他丁60万U静注 q8h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二、百草枯中毒危重抢救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患者信息:

女,67岁,因家庭纠纷自服20%百草枯约60mL,5小时后送院。

既往史:

  • 高血压10年(氨氯地平5mg/d控制稳定)

  • 无肝肾疾病史

主诉与现病史:

  • 主诉:口服百草枯后咽喉烧灼感、呕吐血性物4小时

  • 查体:

    • T 36.8℃,P 122次/分,R 28次/分,BP 90/60mmHg

    • 口腔黏膜广泛糜烂,双肺底湿啰音

    • 腹软,上腹压痛(+)

辅助检查

项目结果
动脉血气pH 7.25,PaO₂ 55mmHg,Lac 4.8mmol/L
血生化ALT 320U/L,Cr 186μmol/L,BUN 15.2mmol/L
血浆PQ浓度4.2mg/L(服毒后6小时)
SIPP评分4.2×6 = 25.2(>10提示高死亡风险)
胸部CT双肺磨玻璃影(肺泡炎早期表现)

诊治经过

初始复苏(0–1小时)

  •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FiO₂ 60%,PEEP 10cmH₂O)

  • 快速补液(晶体液1500mL)+ 去甲肾上腺维持MAP≥65mmHg

毒物清除(1–6小时)

  • 胃管注入活性炭50g + 20%甘露醇100mL导泻

  • 血液灌流:服毒后6小时内启动,树脂灌流器(HA330),血流速150mL/min,持续4小时,24小时内重复3次

药物治疗

  • 甲泼尼龙1g IV qd ×3天 → 0.5g qd ×5天 → 渐减停

  • 环磷酰胺15mg/kg IV ×2天 → 10mg/kg ×3天

  • 乙酰半胱氨酸150mg/kg IV(首剂),后50mg/kg q6h ×72小时

器官支持

  • CVVH:肌酐升至250μmol/L时启动,流速35mL/kg/h

  • 保肝:异甘草酸镁150mg IV qd

转归

  • 第3天:PaO₂/FiO₂ 180mmHg,乳酸降至2.1mmol/L

  • 第7天:肺纤维化加重(PaO₂/FiO₂降至120mmHg)

  • 第14天:死于呼吸衰竭合并脓毒症休克

关键失误点

  • 未在"黄金4小时"内启动HP(基层转诊延误)→ SIPP评分已达25.2,预后极差

  • 未联用乌司他丁(可抑制肺纤维化进展)

改进策略

  • 基层联动:建立百草枯中毒区域转诊网络,缩短HP启动时间至

    <4小时<>
  • 强化抗纤维化:早期联用吡非尼酮(抗肺纤维化新药,临床试验阶段)

  • 感染防控:免疫抑制治疗期间预防性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依据《急性百草枯中毒诊治专家共识(2022)》及2025年血液灌流研究:SIPP>50者多死于72小时内循环衰竭,10,本例SIPP=25.2符合晚期呼吸衰竭死亡模式。预后评估需综合毒物负荷与器官损伤动态变化。



标签: 百草枯中毒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