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海无涯

心源性休克诊疗指南

admin 19 0

心源性休克诊疗指南 | 2025 ACC共识

2025年7月

心源性休克诊疗指南

2025 ACC最新共识与临床实践精要

1心源性休克的病因机制、临床表现、诊疗指南与鉴别诊断

病因机制

心源性休克的核心是心输出量骤降导致终末器官低灌注,常见病因分层如下:

心肌功能障碍

  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占CS病因的81%

    • 大面积心肌梗死(如前壁心梗)

    • 再梗死/梗死延展

    • 右心室梗死

  2. 非缺血性心肌损伤:

    • 暴发性心肌炎、应激性心肌病

    • 围产期心肌病、脓毒症性心肌抑制

机械性并发症

  1. 乳头肌断裂→急性二尖瓣反流

  2. 室间隔穿孔

  3. 心脏游离壁破裂→心包填塞

病理生理恶性循环

心输出量↓ → 冠状动脉灌注↓ → 心肌缺血加重 → 心功能恶化 → 全身炎症反应 → 微循环障碍 → 多器官衰竭

临床表现

表现类型具体症状
低灌注体征
  • 持续性低血压(SBP<90mmHg或MAP<65mmHg>30min)

  • 肢端湿冷、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秒

  • 尿量<0.5mL/(kg·h)

充血表现
  • 颈静脉怒张、肺部湿啰音

  •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终末器官损伤
  • 脑:意识模糊、淡漠

  • 肾:肌酐≥2倍上限

  • 胃肠:乳酸>2mmol/L、肝酶升高(ALT>200U/L)

  • 呼吸:氧饱和度<90%、代谢性酸中毒(pH<7.2)

诊疗指南(2025 ACC共识核心要点)

早期诊断工具:"SUSPECT CS"助记词

  • S(症状):意识改变、胸痛、肢冷、脉压差<25%

  • U(尿量):<0.5mL/(kg·h)

  • S(低血压):SBP<90mmHg持续>30min

  • P(灌注异常):乳酸>2mmol/L、酸中毒、肝肾功能损害

  • E(心电图/超声):STEMI、室壁运动异常、瓣膜病变

  • C(充血):颈静脉怒张、肺水肿

  • T(转运):评估是否需要转至高级中心

严重度分级(SCAI分期)

分期临床特征死亡率
B(开始期)灌注正常,需少量升压药<10%
C(典型期)低灌注+升压药依赖30-40%
D(恶化期)tMCS支持下仍恶化>60%
E(终末期)心脏骤停、多器官衰竭>80%

药物治疗

药物类别代表药物用法用量注意事项
正性肌力药多巴酚丁胺2~20μg/(kg·min) IV首选,心律失常风险高
正性肌力药米力农0.25~0.75μg/(kg·min) IV低血压风险更高
血管收缩剂去甲肾上腺素起始0.05μg/(kg·min),滴定至MAP≥65mmHg一线升压药,最大剂量<1μg/(kg·min)
血管收缩剂血管加压素0.01~0.03U/min IV顽固性休克时联用

临时机械循环支持(tMCS)指征

适应证:SCAI C/D级、药物治疗无效、需转运高级中心

设备选择:

  • 左心辅助:Impella CP(流量≤3.5L/min)、IABP

  • 右心辅助:Impella RP

  • 双心室衰竭:VA-ECMO

鉴别诊断

疾病关键鉴别点
分布性休克(如脓毒症)暖休克表现(肢端暖、高心输出量)、感染灶、降钙素原↑
低血容量性休克出血/脱水史、CVP<5mmHg、补液后血压迅速回升
梗阻性休克(肺栓塞)D-二聚体↑>10倍、右心扩大(超声)、CTPA确诊
心脏压塞奇脉、超声见心包积液+右室舒张期塌陷

2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抢救病例

基本信息

  • 性别/年龄:男性,50岁

  • 主诉:突发胸骨后压榨性疼痛8小时,伴意识模糊1小时

  • 既往史:高血压4年(未规律服药)、糖尿病3年(二甲双胍0.5g bid)、吸烟史30年

入院查体

  • BP 78/50mmHg,HR 130次/分(室速),SpO₂ 88%(面罩吸氧下)

  • 意识模糊,肢端湿冷,颈静脉怒张

  • 双肺满布湿啰音,心音低钝,奔马律

  •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4秒,尿量10mL/h

辅助检查

  • ECG:室速(180次/分),V1-V6 ST段抬高>0.5mV

  • 血气分析:pH 7.18,Lac 8.5mmol/L,BE -12

  • 心脏超声:LVEF 20%,前壁运动消失,二尖瓣轻度反流

  • SCAI分期:D级(需tMCS)

诊治经过

初始抢救(0~30分钟)
  • 电复律:同步150J转复室速,恢复窦性心律。

  • 气管插管:保护气道,机械通气(FiO₂ 60%,PEEP 8cmH₂O)。

  • 血管活性药物:

    • 去甲肾上腺素:起始0.05μg/(kg·min)(实际剂量4μg/min),滴定至MAP 65mmHg。

    • 多巴酚丁胺:5μg/(kg·min) IV,维持心输出量。

  • 抗凝抗栓:

    • 肝素4000U IV bolus → 12U/(kg·h)维持(APTT 60~80秒)。

    • 阿司匹林300mg嚼服 + 替格瑞洛180mg口服。

血运重建(30~90分钟)
  • 紧急冠脉造影:左前降支(LAD)近段100%闭塞,右冠脉50%狭窄。

  • 直接PCI:LAD植入药物支架2枚(3.5×23mm,4.0×18mm),TIMI血流恢复至Ⅲ级。

循环支持升级(术后2小时)
  • 植入IABP:反搏比1:1,因血压仍不稳定(MAP 60mmHg)。

  • 升级tMCS:启动VA-ECMO(股动静脉置管,流量3.5L/min),MAP升至75mmHg。

并发症管理
  • 急性肾损伤: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维持液体负平衡。

  • 乳酸酸中毒:碳酸氢钠100mL IV(pH<7.2时使用)。

转归

  • 第3天:撤离VA-ECMO,Lac降至2.1mmol/L。

  • 第5天:拔除IABP,尿量恢复至50mL/h。

  • 第14天:出院转康复科,LVEF恢复至40%。

3经验总结与指南要点复盘

抢救核心策略

"黄金1小时"原则

诊断→插管→升压药→冠脉造影须在60分钟内完成。

血管活性药物"三步法"

  1. 一线:去甲肾上腺素(目标MAP≥65mmHg)

  2. 增加心输出量:加多巴酚丁胺(2~20μg/(kg·min))

  3. 顽固性休克:联用血管加压素(0.01~0.03U/min)

tMCS决策时机

SCAI C/D级或AMI-CS PCI后收缩压仍<90mmHg→立即启动

常见误区反思

  • 升压药选择误区:

    • 避免单用多巴胺(增加心律失常风险)。

    • 去甲肾上腺素剂量>1μg/(kg·min)无效时,提示需tMCS而非盲目加量。

  • 容量管理矛盾:

    • 右室梗死需扩容(CVP<10mmHg时补液),左心衰竭需限液(CVP>15mmHg时利尿)。

2025 ACC共识更新要点

  • 诊断工具:推广"SUSPECT CS"快速筛查,无需等待有创监测。

  • 转运指征:SCAI C-E级、需ECMO/心脏外科支持者,应在稳定后2小时内转至1级中心。

  • 抗栓策略:CS患者禁用P2Y12抑制剂预处理(增加出血风险)。

病例启示

本例成功关键在于快速PCI+阶梯式循环支持(升压药→IABP→ECMO),契合2025 ACC共识推荐的"药物-tMCS-病因治疗"整合路径。


标签: 心源性休克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