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ATM)综合诊疗指南
2025年版 | 基于最新文献与临床共识
发病机制
急性脊髓炎是脊髓局灶性炎症性疾病,核心机制为 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
分子模拟理论
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抗原与脊髓抗原相似,诱导交叉抗体攻击自身神经组织
抗体介导损伤
抗AQP4抗体(NMOSD相关)、抗MOG抗体直接损伤星形胶质细胞或髓鞘
病理特征
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灰白质混合性炎症,轴突和神经元损伤
临床表现
核心三联征(急性/亚急性起病,48小时内达高峰)
运动障碍
对称性肢体无力(下肢>上肢)
50%进展为截瘫
早期肌张力减低(脊髓休克期)
2周后转为肌张力增高
感觉障碍
感觉平面(胸段最常见)
平面以下麻木、束带感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尿潴留(80%)
便秘
性功能障碍
急诊警示征象
呼吸衰竭(颈髓受累)
需立即气管插管
自主神经危象
血压波动、心动过缓
治疗规范
1.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一线)
首选药物: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
阶段 | 剂量 | 溶媒 | 输注方式与时间 |
---|---|---|---|
冲击期 | 1000mg/日(20mg/kg) | NS 100ml | 微泵静脉输注,≥30分钟(走速200ml/h) |
维持期 | 500mg/日 | NS 100ml | 同前,连用3-5天 |
过渡口服 | 泼尼松60mg/日口服 | - | 逐渐减量,总疗程4-6周 |
关键细节
禁用葡萄糖(GS)稀释(增加钠潴留风险)
冲击后若无效,48小时内启动二线治疗
副作用管理: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40mg IV q12h)预防消化道出血
监测电解质(低钾血症)、血糖
2. 免疫调节治疗(二线)
适用情况:激素无效、NMOSD/MOG抗体阳性、重症进展型
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
剂量:2g/kg 总量,分2-5日给予(50kg:100g总量 → 20g/日 ×5日)
用法:
首剂0.4g/kg(20g)溶于NS 200ml,微泵输注≥4小时(走速50ml/h)
后续剂量同法,监测过敏反应(提前用苯海拉明20mg IV)
血浆置换(PLEX)
方案:隔日1次,共5次
每次置换1.5倍血浆量
3. 辅助药物治疗
药物类别 | 代表药 | 剂量与用法(50kg成人) | 作用 |
---|---|---|---|
营养神经 | 甲钴胺 | 0.5mg IV qd,连用4周 | 促进轴突修复 |
脱水剂 | 甘露醇 | 20% 125ml IV q8h(输注≥30分钟) | 减轻脊髓水肿 |
抗病毒 | 阿昔洛韦 | 10mg/kg IV q8h(疑似病毒性) | 针对HSV/VZV感染 |
并发症防治
呼吸衰竭
颈髓受累者:SpO₂<90%时立即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
泌尿系统管理
尿潴留:留置导尿,q4h开放(防膀胱挛缩)
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4000U SC qd(瘫痪患者)
压疮预防
每2小时翻身,骨突处减压垫
康复与预后
早期康复
发病72小时后开始:
预后因素
良好预后
发病后3个月内感觉恢复
单相病程(非NMOSD)
不良预后
脊髓休克持续>6周
抗体阳性(AQP4/MOG)
急诊科处理流程
ATM急诊处理流程图
疑似ATM:突发截瘫/感觉平面/尿潴留
SpO₂<90%<>
稳定
48小时无效?
是
IVIG 20g/日 ×5日 或 血浆置换
否
继续激素+辅助治疗
多学科会诊
标签: 急性脊髓炎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