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诊疗要点(2025专家共识)
基于最新专家共识的急诊临床实践指南
诊断与评估要点
腹水性质判断
SAAG(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11 g/L提示门静脉高压性腹水(需当日同步检测血清与腹水白蛋白)
腹腔感染筛查:疑似自发性腹膜炎(SBP)时,床旁腹水细菌培养(需氧+厌氧),使用血培养瓶采集10–20 mL腹水,抗生素使用前留样
顽固型腹水诊断标准
利尿剂治疗1周无效(螺内酯160 mg/d + 呋塞米80 mg/d)或放腹水(4000–5000 mL/次)联合白蛋白(20–40 g/d)治疗2周无效
排除恶性腹水及窦前性门脉高压
药物治疗方案
(1)利尿剂:核心一线方案
药物 | 剂量与用法 | 注意事项 |
---|---|---|
螺内酯 | 起始40–80 mg/d 口服,最大160 mg/d;与呋塞米联用比例3:1(或5:2) | 单药用于轻症;监测血钾及肾功能 |
呋塞米 | 起始20–40 mg/d 口服,最大80 mg/d | 禁止静脉给药(致肾小球滤过率↓) |
托伐普坦 | 起始7.5–15 mg/d 口服,根据血钠调整(范围3.75–60 mg/d) | 用于顽固型腹水伴低钠血症(血钠<125 mmol=""> |
急诊提示:
利尿目标:每日体重下降≤0.5 kg,尿钠排泄>50 mmol/d
禁忌:血肌酐>2.0 mg/dL、肝性脑病Ⅱ级以上、低钾血症
(2)白蛋白输注:关键扩容剂
适应证:顽固型腹水、SBP、肝肾综合征(HRS)
剂量与配液:
放腹水后:按每放1000 mL腹水补充8 g白蛋白,配5%葡萄糖液100 mL静脉滴注
SBP/HRS:首日1 g/kg(50 kg患者用50 g),后续20–40 g/d,连续2–5天
输注方法:
使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避免生理盐水加重钠潴留)
滴速:初始30分钟缓慢输注(≤2 mL/min),无不良反应后调至100–200 mL/h维持
急诊警告:快速输注可致心衰,需监测呼吸、血压及肺部湿啰音!
(3)血管活性药物:用于顽固型腹水/HRS
药物 | 急诊用法 | 输注细节 |
---|---|---|
特利加压素 | 起始1–2 mg每12 h,缓慢静推(≥15分钟)或微泵持续静滴 | 有效者维持5–7天;无效则加量至2 mg每6 h |
联合白蛋白 | 首日1 g/kg,后续20–40 g/d | 改善肾灌注,降低sCr |
微泵配置示例(50 kg患者):
特利加压素4 mg + NS 50 mL → 微泵速度1.25 mL/h(相当于1 mg/h)
(4)抗感染治疗:SBP经验用药
社区获得性SBP:首选头孢噻肟(2 g Q8h IV)或左氧氟沙星(0.5 g Q24h IV)
医院获得性SBP:碳青霉烯类(如美罗培南1 g Q8h IV),依据药敏调整
输注要求:头孢噻肟用NS 100 mL配制,滴注30分钟以上
腹腔穿刺与顽固腹水处理
穿刺指征:新发腹水、疑似SBP、药物治疗无效
放腹水规范:
单次放液4000–5000 mL,超过5000 mL需同步输白蛋白(防循环衰竭)
术后加压包扎,监测血压、心率及出血征象
TIPS(经颈静脉肝内分流术):
适应证:利尿剂无效的顽固型腹水、HRS-NAKI
禁忌:肝性脑病、心衰、严重凝血障碍(INR>1.8)
急诊监测与预警
容量管理:每日测体重、腹围;限制水摄入仅当血钠
<125 mmol="">电解质:血钠纠正速度≤12 mmol/24h(防脱髓鞘病变)
肾功能:sCr升高>50%或尿量
<0.5 ml="">
中西医结合方案(共识重点)
中医分型用药
气滞湿阻证: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A级证据)
脾肾阳虚证: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 + 参附注射液(20–60 mL + 5% GS 250 mL静滴)
外治法
敷脐:甘遂+肉桂粉调敷神阙穴,每日6小时
灌肠:大黄30 g + 煅牡蛎30 g煎液保留灌肠
急诊处理流程图
参考文献
1. 《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年)》
2.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2019修订版)
3. 利尿剂及白蛋白应用规范
4. 中医复方循证研究
临床要点:
作为急诊医师,应优先稳定生命体征,快速鉴别SBP/HRS,严格掌握白蛋白及血管活性药物输注要求。顽固型腹水需早期联合消化科/介入科会诊,避免盲目增加利尿剂剂量!
标签: 肝硬化腹水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