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ACC心源性休克(CS)评估和管理简明临床指南
急诊科医师实用指南 · 2025年3月最新发布
指南核心更新与定位
指南名称
《2025 ACC心源性休克评估和管理专家共识声明》(JACC发表)
定位
首部整合多学科协作、血流动力学分层及24h流程化管理的简明指南,旨在降低CS病死率(短期30%~40%,1年>50%)
急诊关键流程:24小时管理路径
1. 初始评估(1h内)
早期识别工具:SUSPECT CS
注:无需有创血流动力学即可初步诊断
紧急检查
必查项目
ECG
乳酸
BNP/NT-proBNP
床旁超声(心功能+容量)
有创监测
右心导管(RHC)非必需,但适用于难治性休克(指导药物/tMCS选择)
2. 稳定期管理(1~24h)
目标 | 具体措施 |
---|---|
改善灌注 | - 首选升压药:去甲肾上腺素(优于多巴胺) - 正性肌力药:多巴酚丁胺/米力农(低心排时) |
减轻充血 | - 利尿剂(呋塞米IV) - 限液(非低容量者) |
保护终末器官 | - 维持SpO₂>90%(鼻导管/面罩给氧,必要时插管) - 血红蛋白>10g/dL(输血指征) |
病因治疗 | - AMI相关CS:立即PCI(罪犯血管优先,非罪犯血管分期处理) - 非AMI:暴发性心肌炎→免疫调节;肺栓塞→溶栓/取栓 |
SCAI休克分期与急诊处置关联
注:SCAI分期为治疗分层核心依据(2019年共识,2025年指南沿用)
分期 | 临床特征 | 急诊处置重点 | 30天存活率 |
---|---|---|---|
A期 | 风险期(无休克体征) | 监测预警(如AMI后) | >96% |
B期 | 始动期(血压↓但灌注正常) | 启动正性肌力药 | ~66% |
C期 | 典型休克(低灌注+乳酸↑) | 多学科团队介入,考虑tMCS | ~45% |
D期 | 恶化期(需多重升压药) | 紧急tMCS(如微轴流泵) | ~25% |
E期 | 终末期(循环崩溃+多器官衰竭) | 姑息治疗/ECMO(个体化决策) | <10%<> |
机械循环支持(tMCS)更新要点
1. 适应证
推荐:SCAI C/D期、药物无效、拟行高危PCI或心外科手术
不推荐常规使用:单纯IABP或VA-ECMO(无生存获益证据)
2. 设备选择
首选:微轴流泵(如Impella CP®)
优势:降低AMI-CS病死率(45.8% vs 58.5%,180天)
限制:>76岁者获益下降,出血/肢体缺血风险增加
ECMO
仅用于合并呼吸衰竭或微轴流泵无效时
多学科协作模式(休克团队)
核心成员
急诊科
心内科/重症
心脏外科
介入科
体外循环师
社区医院要求
设立"休克协调员"(Shock Champion)
与三级中心建立转诊网络
启动时机
SCAI B期及以上即需启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女性CS
更易由非缺血性病因(如心肌炎、TTS)引发,需关注微血管功能障碍
老年CS
慎用tMCS(尤其>76岁),侧重姑息治疗与生活质量
争议与局限
完全血运重建:禁用于CS患者(仅处理罪犯血管)
药物选择:优先强效P2Y₁₂抑制剂(替格瑞洛/普拉格雷),氯吡格雷作为备选
急诊科实践要点
黄金1小时:完成"SUSPECT CS"评估,呼叫休克团队
避免错误:CS患者禁用多支血管PCI,限制大量补液
转诊指征:SCAI C/D期、需tMCS或心脏外科支持者,立即转运至具备CS中心的医院
标签: 心源性休克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